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纵囚论
欧阳修 信义行于君子,而刑戮施于小人。刑入于死者,乃罪大恶极,此又小人之尤甚者也。宁以义死,不苟幸生,而视死如归,此又君子之尤难者也。
方唐太宗之六年,录大辟囚三百余人,纵使还家,约其自归以就死。是以君子之难能,期小人之尤者以必能也。其囚及期,而卒自归无后者。是君子之所难,而小人之所易也。此岂近于人情哉?或曰:罪大恶极,诚小人矣。及施恩德以临之,可使变而为君子。盖恩德入人之深,而移人之速,有如是者矣。
曰:太宗之为此,所以求此名也。然安知夫纵之去也,不意其必来以冀免,所以纵之乎?又安知夫被纵而去也,不意其自归而必获免,所以复来乎?夫意其必来而纵之,是上贼下之情也;意其必免而复来,是下贱上之心也。吾见上下交相贼以成此名也,乌有所谓施恩德与夫知信义者哉?不然,太宗施德于天下,于兹六年矣,不能使小人不为极恶大罪,而一日之恩,能使视死如归,而存信义,此又不通之论也。
然则何为而可?曰:纵而来归,杀之无赦;而又纵之,而又来,则可知为恩德之致尔。然此必无之事也。若夫纵而来归而赦之,可偶一为之尔。若屡为之,则杀人者皆不死,是可为天下之常法乎?不可为常者,其圣人之法乎?是以尧、舜、三王之治,必本于人情,不立异以为高,不逆情以干誉。
1.下列句中加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信义行于君子(推行)
B.罪大恶极,诚小人矣(的确,确实)
C.乌有所谓施恩德与夫知信义者哉(怎么,哪里)
D.不逆情以干誉(求取,谋求)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期小人之尤者以必能也 ②其囚及期
B.①是以尧,舜、三王之治,必本于人情 ②是以君子之难能
C.①是上贼下之情也 ②吾见上下交相贼以成此名也
D.①纵而来归 ②而又纵之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方唐太宗之六年,录大辟囚三百余人,纵使还家,约其自归以就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又安知夫被纵而去也,不意其自归而必获免,所以复来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要阐述欧阳修对唐太宗“纵囚”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题。
鄞有高世之士,曰骆先生以大,貌严而气刚,行峻而言直,学广而闻多,落落不与世俗相俯仰,一语之不合,一事之不谐,则望望而去,终其身不齿。以故世之士子,鲜有当乎其意,辱与为忘形交者。然独视菊如贤友朋。
每岁即小斋之外,罗植数百本。春而锄,夏而灌,秋编其干而屏列之。当天气始肃,寒英盛开,披鹤氅衣,戴折角巾,携九节杖,巡行圃中。见夫幽姿劲质,凌轹风霜,则思淬厉节操,处坚瘁而不屈;见夫黄而不杂,得土之中,则思正色独立,使君子有所敬而小人有所畏;见夫早培晚盛,不竞不争,则思居谦处让,退可以无咎而进为有悔;见夫味甘而气馨,品高而性介,则思蓄用以待时,洁身而处俗,不与黄茅白苇俱出于斯世。凡是数者,一或不类于是菊,又为之徘徊花下,仰而视,俯而思,且愧而且责,必也物我两忘,彼此无间,然后与之曹出乎轩窗寂寞之滨,并驱乎草木摇落之际。若相磋以道,相错以德,不自知其情之孚而身之化也。夫如是,则菊也,先生也,真所谓贤友朋也。
菊有贤友朋之象,而先生犹爱之如此,况世之贤士子乎?是故无贤士子则已,有则必为先生之所爱,如爱斯菊矣。先生爱贤之心,岂果有异于爱菊之心乎?呜呼!菊不能以自贤,惟先生能贤之;士子不能自知其不贤,惟先生能知之。贤也吾其爱,不贤也吾其弃。呜呼!安得贤如是菊陶姓而潜名者与之论先生之交际哉!????????(取材于元戴良《爱菊说》)?
1、下列语句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则望望而去,终其身不齿/齿:并列
B、退可以无咎而进为有悔/咎:过失
C、若相磋以道,相错以德/错:指责,批评
D、菊有贤友之象/象:这里指特征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粗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然独视菊如贤友朋/菊不能以自贤,惟先生之贤之
B、凡是数者,一或不类于是菊,又为之徘徊花下/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C、仰而视,俯而思,且愧而且责/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D、是故无贤士子则已,有则必为先生之所爱/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3、下列各组语句全都能够表现骆先生“气节刚正”的一组是( )
①?落落不与世俗相俯仰
②以故世之世子,鲜有当乎其意,辱与为望形交者
③当天气始萧,寒英盛开,披鹤氅衣,戴折角巾,巡行圃中
④见夫黄而不杂,得土之中,则思正色独立,使君子有所敬而小人有所畏
⑤先生爱贤之心,岂果有异于爱菊之心乎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④⑤???
D、②③⑤
4、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骆先生相貌威严,为人正直,性情刚烈,说话直率,爱憎分明,因此遭人嫌弃。
B、骆先生以菊为友,从菊的不同特点联想到人格修养,并经常对照菊花自我反省。
C、在骆先生看来,菊花品高性介,洁身自好,而黄茅白苇则平凡庸常,随俗从众。
D、作者借骆先生这一形象,表达了对清高远俗的贤能之士的仰慕之情与渴求之心。
5、文中“落落不与世俗相俯仰”一句表现了骆先生处世之道,请从文中举出一例加以说明,并谈谈你对这种处世之道的看法。(不少于20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回答问题。 狄仁杰 则天将不利王室,越王贞于汝南举兵,不克。士庶坐死者六百余人,没官人五千余口。司刑使相次而至,逼促行刑。时狄仁杰检校刺史,哀其诖(gua)误,止司刑使,停斩决,飞奏表曰:“臣欲闻奏,似为逆人论理,知而不言,恐乖陛下存恤之意。奏成复毁,意不能定。此辈非其本心,愿矜其诖误。”表奏,特敕配流丰州。诸囚次于宁州,宁州耆老郊祖迎之曰:“我狄使君活汝耶!”相携哭于碑侧,斋三日而后行。诸囚至丰州,复立碑纪德。
初,张光铺以宰相讨越王,既平之后,将士恃威,征敛无度,仁杰率皆不应。光辅怒曰:“州将轻元帅耶?何征发之不赴!仁杰,汝南勃乱,一越王耶!”仁杰曰:“今一越王已死,而万越王生。”光辅质之,仁杰曰:“明公亲董戎旃[注]二十余万,所在劫夺,远迩流离,创钜之余,肝脑涂地。此非一越王死而万越王生耶?且胁从之徒,势不自固,所以先著纲理之也。自天兵暂临,其弃城归顺者不可胜计,绳坠四面成蹊,奈何纵求功之人,杀投降之士?但恐冤声腾沸,上彻于天。将请尚方断马剑,斩足下,当北面请命,死犹生也。”遂为光辅所譖,左授复州刺史,寻征还魏州刺史。威惠大行,百姓为立生祠。迁内史,及薨,朝野凄恸。则天赐文昌左相。中宗朝,赠司空。睿宗朝,追封梁国公。哀荣备于三朝,代莫与为比。(选自唐·刘肃《大唐新语》有删改)
【注】戎旃:本指赤色的军旗,此处代指军队。
1.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没官人五千余口 没:抄没、没收
B.奏成复毁,意不能定 毁:受诋毁
C.明公亲董戎旃二十余万 董:统率
D.哀荣备于三朝 哀荣;死后得到的荣誉
2.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狄仁杰拯教无辜体恤百姓的一组是( )
①止司刑使,停斩决
②知而不言,恐乖陛下存恤之意
③相携哭于碑侧
④将士恃威,征敛无度,仁杰率皆不应
⑤奈何纵求功之人,杀投降之士
⑥威惠大行,百姓为立生祠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⑤
D.②③⑥
3.下面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狄仁杰认为属下六百余名反对武则天的官员是受到牵连而犯死罪的,因而上书请求免除他们的死刑。
B.狄仁杰飞送奏章后,被武则天刺配到丰州,丰州和宁州的百姓闻讯,都为此抱头痈哭,伤心至极。
C.宰相张光辅在平定越王叛乱的过程中,对百姓横征暴敛,狄仁杰刚直不阿,痫斥了他的这一暴行。
D.狄仁杰生前,老百姓就为他立碑立祠;在他死后,则天、中宗、睿宗三朝都为他赠官封爵,备极哀荣。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似为逆人论理,知而不言,恐乖陛下存恤之意。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遂为光辅所譖,左授复州刺史,寻征还魏州刺史。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题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例句:仁人之所以为事者
A.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B.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
C.所以遣将守关者
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5、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
常衮,京兆人。性狷洁,不妄交游。由太子正字,累为中书舍人。始,回纥有战功者,得留京师,虏性易骄,数出中渭桥,与军人格斗。衮建言:“今西蕃盘桓境上,数入寇,若相连结,以乘无备,其变不细,请早图之。”又天子诞日,诸道争以侈丽奉献。衮以为:“节度使、刺史非能男耕而女织者,类出于民,是敛怨以媚上也,请皆还之。今军旅未宁,王畿户口十不一在,而诸祠寺写经造像,焚币埋玉,所以赏赉若比丘、道士、巫祝之流,岁巨万计。陛下若以易刍粟,减贫民之赋,天下之福岂有量哉!”代宗嘉纳。迁礼部侍郎,时宦者刘忠翼权震中外,泾原节度使马璘为帝宠任,有所干请,衮皆拒却。
拜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①,与杨绾同执政。绾长厚通可,而衮苛细,以清俭自贤。帝内重绾而专任之,礼遇信爱,衮弗及也,每所恨忌。会绾卒,衮始当国。
先是,百官俸寡狭,议增给之。时韩滉使度支,与衮皆任情轻重。滉恶国子司业张参,衮恶太子少詹事赵槊,皆少给之。太子文学为洗马副,衮姻家任文学者,其给乃在洗马上。其骋私崇怨类此。故事,日出内厨食赐宰相家,可十人具,衮奏罢之。政事堂②北门,异时宰相过舍人院咨逮政事,至衮乃塞之,以示尊大。窒卖官之路,然一切以公议格之,非文词者皆摈不用。
德宗即位,衮奏贬崔祐甫为河南少尹。帝怒,使与祐甫换秩,再贬潮州刺史。
建中初,杨炎辅政,起为福建观察使。始,闽人未知学,衮至,为设乡校,使作为文章,亲加讲导,由是俗一变,岁贡士与内州等。卒于官,年五十五,赠尚书左仆射。
(节选自《新唐书·常衮传》)
臣光曰:“君子耻食浮于人;衮之辞禄,廉耻存焉,与夫固位贪禄者,不犹愈乎!诗云:‘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如衮者,亦未可以深讥也。”
(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四十一》)
【注】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相当于宰相一职。②政事堂:宰相处理政事之处。
小题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累为中书舍人累:逐步升迁
B.类出于民类:大多。
C.有所干请干:干预。
D.窒卖官之路窒:杜绝。
小题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泾原节度使马璘为帝宠任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B.①若比丘、道士、巫祝之流②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C.①帝内重绾而专任之②则智明而行无过矣
D.①所以赏赉若比丘、道士、巫祝之流②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小题3:
下列对原文文意及作者的观点、态度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常衮起初为人正直,曾在皇上寿辰时,就各地官员竞送奢礼一事,直言不讳地劝谏皇上体恤百姓,受到皇上的称赞;升任礼部侍郎后,依然正直为官,不畏权贵;但升任宰相一职后,却对深受皇上器重的另一宰相杨绾嫉妒不已,表现出人格的另一面。
B.杨绾死后,常衮身为宰相,大权得以独揽,私欲逐渐暴露。他先是提议给百官增加俸禄,然在发放时伙同主管财政的韩滉对各自厌恶的官员打击报复,又私自增加其“姻家”的俸禄,又表现出心胸狭窄、自私的一面。
C.纵观常衮的一生,“狷洁”与“苛细”并存,公心与“骋私”皆具,“独断”与“才干”均有,作者以褒贬分明的史学家态度,选取常衮一生中的一些典型事件,客观地展示了封建社会一个性格极为复杂的士大夫形象。
D.司马光认为凡君子当存“廉耻”之心,他以对比的手法赞扬了常衮虽贵为宰相却勇于“辞禄”的举动,并且引用《诗经》中的名言,讽刺批判了那些尸位素餐、鲜廉寡耻的士大夫官员,说明像常衮那样存“廉耻”的人,是“未可以深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