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四)
2017-01-24 23:03:26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刈旗(割,砍)缦立远视(萦绕)遗余褋兮澧浦(遗留)
B.水裔(水边)杰然特起(高大的样子)族庖月更刀(家族)
C.四际渺弥(渺茫)日益骄固(顽固)乃中《经首》之会(会合)
D.含情凝睇(微看)剽掠其人 (抢劫)戎马关山北(借指战争)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一次在下列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现代自然科学____是研究单个的食物,还要研究事物、现象的变化发展过程,研究事物之间的各种关系,这就使自然科学发展成为严密的综合体系。
(2)在芦山地震灾难面前,基层党组织就是一个____的战斗堡垒,他们行动迅速,组织有力,帮助群众有序疏散,及时救治伤员,成为灾区百姓的主心骨。
(3)从此以后,黑格尔将父亲的话牢记在心,每当要出现____、贬低别人、粗暴打断别人说话苗头的时候,他都会想到父亲的提醒:“马车越空,噪音就越大。”
A.不止、无坚不摧、自以为是
B.不只、坚不可摧、自以为是
C.不止、坚不可摧、自行其是
D.不只、无坚不摧、自行其是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不止:①【动】连续不停。②【副】表示超出某个数目或范围。不只:不但;不仅。“不止”与“不只”区别:“不止”感觉上与数量有关。“止”有终止的意思,到此为止,后面就没有了。“不只”有连接性,不只是这样,而且还那样。
无坚不摧 :形容力量非常强大,没有什么坚固的东西不能摧毁。坚不可摧:坚:坚固;摧:摧毁,破坏。非常坚固,不可摧毁。
自以为是:为:认为;是:对;正确。自己总认为自己是对的。形容主观不虚心。自行其是:自己认为对的就做,不考虑别人的意见。
今年与去年的考点保持了一致,但题型则采用选词填空方式的选择题。主要考查了一组虚词和两组成语的辨析与使用。试题难度较去年“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稍易。
【考点定位】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近日媒体上有一条很吸引眼球的新闻:“美国科学家创造出史上第一个人造生命。”同时在媒体上推波助澜的还有一些人文学者。他们有的对此推崇备至,认为它可与哥白尼、达尔文和爱因斯坦的发现媲美;有的则忧心忡忡,认为为使人类健康和环境免受其害,应立即停止研究。奥巴马也紧急下令其生物伦理委员会评定这项研究的风险。

A.推波助澜
B.忧心忡忡
C.连
D.评定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评定:经过评判或审核来决定,此处应改为“评估”,才能与“风险”相搭配。推波助澜:比喻助长其声势;忧心忡忡:形容心事重重、十分不安的样子;连:连词,表示强调,与“也”构成一对关联词,含有“甚而至于”的意思。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边一段文字横线处的关联词语,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当聂耳、冼星海等音乐家勿勿奔赴在民族求亡大道的时候,有一个人无动于衷,他是瞎子阿炳。他无动于衷是因为他双目失明,___不过是一流落街头的民间艺人,___不能上战场___不能在乐谱上作一些类似于《黄河大合唱》式的“宏大叙事”,___他有胡琴,有琵琶,有中年时因双目失明而陡然长出的一对更加敏锐的耳朵,还有一颗富于东方世界特有的宽广敦厚的悲悯之心,___他把古老乡村民间里的听觉化作了近代晚期中国历史上最美丽凄凉的《二泉映月》。
A.还又又尽管因此
B.而且既又但所以
C.并且又又但于是
D.还既又尽管因此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不能上战场”与“不能在乐谱上作一些类似于《黄河大合唱》式的‘宏大叙事’”是并列关系,因此排除AC两项。“他有胡琴,有琵琶,有中年时因双目失明而陡然长出的一对更加敏锐的耳朵,还有一颗富于东方世界特有的宽广敦厚的悲悯之心”是对前文的转折关系,因此应该填“但”,因此应该选B项。
点评:本题所考都是近义词,需要准确掌握每个词语的意思、用法、使用对象、色彩等,如果在考场中遇到不熟悉的词语时,本题最好使用方法就是排除法。当然如果准确知道各个词语是最好的,需要学生平时注意积累。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对下列两组句子加线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强国请服,弱国入??????②于是入见威王???
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④而侯生无一言半辞送我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①朝见,朝拜;②朝廷;③竟然;④竟然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