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语言文字运用》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1-24 23:04:2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3分)
A.这些角色不同类型,距离相当大,如果没有善于塑造人物性格的技巧,那是演不好的。
B.在好榜样的影响下,多年来曾被计划经济束缚下的人们也觉悟起来。
C.至于当时的情景,我想这应该是不必叙述的,没有谁会想象不出来。
D.凡是在科学和学问研究上有成就的人,不少是在客观物质条件十分艰难的情况下,经过顽强刻苦的努力下获得成功的。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A 、成分残缺。“这些角色不同类型”缺谓语,应该补上“属于”就通顺了。B、句式杂糅。“曾被……束缚”与“在……束缚下”混用,任选一种即可。D、不合逻辑。“凡是”和“不少”相矛盾。


本题难度:一般



2、语言运用题  【题文】下面是一封求职信的主要内容,画线的句子有用词不当之处,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4分)   
(1)非常感谢您抽出宝贵时间拜读我的申请。作为一名成功的现代企业管理者,能挑选一名精干得力的助手,(2)一定是您很早以来就有的夙愿。(3)我已顺利地通过了“中央财经大学”的学业,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如果我能有幸成为贵公司的一员,我一定会努力工作,为公司创造更多的财富!(4)真诚地希望您为我的谋职就业尽一份绵薄之力,我会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
(1)将                改为                
(2)将                改为                
(3)将                改为                
(4)将                改为                


参考答案:【答案】(1)将“拜读”改为“阅读”;(2)将“夙愿”改为“


本题解析:【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语言运用题  就目前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健康水平下降、正常的课外活动被挤掉的现象,请描绘出一个具体的镜头画面(不少于50字),为中央电视台制作一个“广而告之”,结尾时屏幕上显示的字句是:“孩子应该有丰富多彩的生活!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求描写的画面和这一结尾内容吻合。


参考答案:示例:(1)瘦弱的眼镜学生’ 埋在用书本、作业本、文具盒筑起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艾滋病(AIDS)是一种传染病,其病毒通过性接触或血液、母婴等途径传播,侵入人体后,使人体丧失对病原体的免疫能力。
B.一开春,小麦就长得很好,获得了可喜的收获。
C.在古代,这类音乐作品只有文字记载,没有乐谱资料,既无法演奏,也无法演唱。
D.应聘的外国专家正式工资一般应高于或维持试用期工资而不能低于试用期工资。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析:
B(应在“获得”加“秋后”以限制时间)
C(在“既无法演奏”前加上“在今天”)
D(已有“高于或维持”来限定,明白地排除了“低于”的情况,再用“低于试用期工资”,是重复,应删掉)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首诗,按要求答题。(8分)
野?步
[宋]周密
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野?步
[清]赵翼
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小题1:两首诗分别描绘了什么样的野步者形象?(4分)
小题2:比较两诗结尾二句,说说两者写作手法有着什么样的相通之处。(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周诗描绘了一个陶醉于春天美景之中悠然漫步于郊


本题解析:来源:91考试网 www.91eXam.org


本题难度:简单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