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题文】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古往今来,写明月和相思的诗文可谓罄竹难书,我却独爱此两句。
B.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伊拉克青少年因着装打扮模仿西方少年中流行的“情绪摇滚”被石头砸死,真是骇人听闻。
C.收入差别过大,造成骨干教师“跳龙门”,对那些师资力量不雄厚的普通学校而言,这无异于釜底抽薪,必然影响到该校的生源质量与数量。
D.有的同学写的作文,文不加点,字迹潦草,阅读这样的文章,真叫人头疼。
参考答案:【答案】B
本题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来辨识,然后做出判断。A罄竹难书: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与语句意境不符;C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与语境不符。D文不加点: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与作文潦草不好意境不符。所以选B。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题文】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我们曾学过王勃、苏轼、毛泽东、郁达夫等许多名家笔下的“秋”,领略了秋日胜景。请以“赣江傍晚的秋色”为内容,写一段文字。要求:
(1)以景物描写为重点。
(2)至少使用比喻、拟人、夸张三种修辞手法中的两种。
(3)要有一处古诗文名句的引用。
(4)结构相对完整,字数150左右。
参考答案:时值深秋的赣江,没有了春天的妩媚,也没有夏日的生机,这是一个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景物描写的方法
(一)从多种感官写。
秋天的风,吹走了春季的“湿”,吹走了夏季的“闷”,带来了一阵清凉。人们都说,秋风是干燥的。我却不以为然,我喜欢秋风拌面的感觉,它可以让人头脑清醒;可以让身上的尘埃飞向远方;可以带我们的灵魂走进秋色。秋风一闪,万树都会报以热烈的掌声和优美的舞姿,那个场面隆重盛大,不亚于盛大晚会的热闹场面,满天飞舞着蝶一般的落叶。叶子之间碰撞出的响声似乎在向大地母亲报喜,离家的孩子要回到大地母亲的怀抱,激动的心情是无以用言语表达的,也不需要表达,因为秋风已经悄悄地告知大地。
(二)正面与侧面相结合。
正面描写:就是指直接描写人物的外貌、心理和行动和语言。
侧面描写:侧面描写也叫间接描写,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
(三)虚实相结合写。
景物描写中,我们在此时此地所见之景是实的,由眼前所见实景生发联想、想象而得的彼时彼地之景是虚景。
虚写是叫常见的一种手法,与之相对应的是实写。虚实结合是其运用最多的地方。虚即是空。通过浮想联翩将画面描写得美妙绝伦。
(四)多角度的进行描写。
比如上看、下看、近看、远看,要变换各种观察角度。就像一个摄影师,一会儿把镜头遥远,一会儿拉近呈放大特写,一会儿俯拍,一会儿仰拍,这样文章才有动感。
(五)生动的描写。
运用一些艺术手法,尤其是修辞手法,使得内容生动形象起来。
(六)动静结合。
孤立的写动态或静态,往往不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若能将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结合起来,以动衬静,以静写动,则会塑造出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
(七)色彩的渲染。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小作文(15分)
柳智宇是中国名校华师一附中走出的“数学天才”,曾以满分摘得国际数学奥赛金牌;高中毕业后,他被保送至北大;大学毕业前,他成功申请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全额奖学金;……大学毕业后,他来到北京西山脚下的龙泉寺,成为了一名修行居士。对此,谈谈你的看法。(不少于200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语言运用题 【题文】盘点2008年国内大事,看点多多。下面是一些热点新闻中的关键词:
华南虎 汶川 限塑令 奥运 山西矿难 神七 三聚氰胺
请任选两个,以“最让我_____(遗憾、愤怒等情感)的词语”开头,对其所反映的社会现象作出简要评价。(3分)
示例:华南虎——最让我遗憾的词语。虽然无缘得见真正的华南虎是一种遗憾,但比这更让人遗憾的是整个闹剧使我们对社会的诚信与公正产生了怀疑。
参考答案:【答案】汶川——最让我感动的词语。苍天无情人有情,无数个普通
本题解析:【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