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用》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四)
2017-01-24 23:10:5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按要求补写文段中空缺的句子,使上下文衔接连贯。(4分)
诗歌欣赏可以认为是读者在诗人所启示的范围内重新创造的艺术世界,即把自己内心的主观世界融进诗歌的客观世界中去。例如后人读李后主的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时,若添加进去若干属于自己的东西,就可以使得“问君能有几多愁”的“愁”不再称为?①?,而变成了苏轼被贬黄州的失落,?②?,李清照丧夫之后的凄凉。


参考答案:①亡国之君的哀怨(要求对诗句思想感情把握准确)(2分)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题文】.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掩埋掩耳盗铃淹没淹没无闻
B.追溯溯流而上朔望朔风凛冽
C.瓢窃瓢泼大雨飘泊虚无飘缈
D.诱惑循循善诱秀丽锦秀河山


参考答案:【答案】.C.瓢——剽、“飘渺”或“缥缈”


本题解析:【解析】A.淹没——湮没;D.锦秀——锦绣)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季羡林先生是一位有原则的知识分子,对许多重大问题,他都提出过自己的意见,只不过他很少采取金刚怒目的方式,而是绵里藏针,微言大意。
B.我坐在暖烘烘的沙滩上,眺望浩渺的大海,观看为了一块面包而聒燥的海鸥,打量那些在海滩上寻找斑斓贝壳的孩童,尽量不去想那些不愉快的事。
C.初春,周围的一切在闪烁,在融化,大地蒸腾起热气,云雀安详地鸣啭着……呼吸着凛冽、砭骨的空气,融雪炫目的反光使我不由自主地眯起眼睛、
D.世人仅以沧海一粟之身,却能精鹜八级,心游万仞,领略茫茫宇宙与纷烦人世的壮丽之美,这是何等的境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此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形。
A项中“微言大意”应为“微言大义”。B项中“浩缈”应为“浩渺”C项中“纷烦”应为“纷繁”。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画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我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我们的国家日益繁荣昌盛,但我们的事业任重道远
B.姑娘们一下车,“啊,女排!”不知谁嚷了一声,顿时,旅客、港澳同胞、车站服务员蜂拥而上,纷纷争拍摄,请签名。
C.那年长达三个多月的洪灾,直接经济损失逾千亿元,对灾区经济的影响无可非议,但同时也为艰难运行中的我国经济带来机会。
D.这部60万字的长篇小说,构思精巧,叙述严密,简直无隙可乘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事业”与“任重道远”搭配不当;C与形近义近的“无可厚非”混淆了;D与形似义近成语混淆,应该用“无懈可击”)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粗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芳薄???? 击/拮??????金无缺/心沥血
B.篓/阴???? 机/罚??????毁家难/自出机
C.饼/面???? 候/机??????笑语朗/书声
D.间/牌???? 强/干??????不卑不/引高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