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名句名篇默写》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六)
2017-01-24 23:20:08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面各项中每句话都能体现《兼爱》主旨的一项是 [???? ] 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
②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
③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识其利、辩其故也。
④夫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
⑤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
⑥此圣王之法,天下之治道也,不可不务为也。
A.①②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③④⑥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2)沙鸥翔集,_________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
(3)吾师道也,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4)_____________,心念旧恩。(曹操《短歌行》)
(5)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_____________。(苏轼《定风波》)
(6)_____________,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7)世间行乐亦如此,___________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8)_____________,人事音书漫寂寥。(杜甫《阁夜》)


参考答案:(1)学而不思则罔
(2)锦鳞游泳
(3)夫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语言运用题  简答题(选做题)。
??????? 一语未了,人报:“太太来了。”凤姐听了诧异,不知为何事亲来,与平儿等忙迎出来……凤姐也着了慌,不知有何等事。只见王夫人含着泪,从袖内掷出一个香袋子来,说:“你瞧。”凤姐忙拾起一看,见是十锦春意香袋。
????????这个“十锦春意香袋”引发了一件什么事?在这件事中,晴雯、探春有什么表现?到迎春房中有什么发现?这件事的结果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引发了抄检大观园。晴雯愤怒地倒出了所有东西;探春不但顶撞凤姐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题文】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这里林黛玉体会出手帕子的意思来,不觉神魂驰荡……黛玉由不得余意缠绵,令掌灯,也想不起嫌疑避讳等事,便向那块旧手帕子上走笔写道……
宝玉挨打后,黛玉得知消息,慌忙赶去看望宝玉。宝玉见黛玉满脸泪痕,安慰她说:“我叫疼是装的,别信真了。”晚上,宝玉叫丫环送两条旧帕给黛玉。黛玉悟出了旧帕的意思,感到可喜、可悲、可惧、可愧,在帕上题了两首七绝,越加视宝玉为知己。
B.宝玉不愿会雨村,宝钗劝他讲仕途经济,宝玉听了,生气道:“姑娘请别的屋里坐坐,我这里仔细腌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任选三题)


参考答案:①晓来谁然霜林醉? 总是离人泪。
② 茕茕独立,形影相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Tags:高考 语文 名句名篇默写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文言文阅读..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