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语言文字运用》考点特训(2017年冲刺版)(三)
2017-01-24 23:22:2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温总理在8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表示,有信心控制通货膨胀,控制房价过快上涨。并指出,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是游资炒作造成的。
B.青海甘南洪灾中大部分学校校舍坍塌,但个别由香港慈善机构监督建造的学校却屹立不倒,香港苗圃集团在青海共资助监理61所学校,均未出现人员伤亡。
C.建设孔子学院,大力推广国际汉语教育,对于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增进中外人文交流与合作,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D.国家经济发展尤其是当前,能否改善收入分配、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已成为关系我国经济社会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问题。



2、单选题  【题文】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膺品裁员滞纳金死皮赖脸
B.重叠扫描大杂烩带罪立功
C.针灸陷井原生态鼎力相助
D.作祟编纂候车室出其不意



3、阅读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写一题)(5分)
(1)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然后君子。”(《论语》)
蹑足行伍之间,??????????????????????,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过秦论》)
(2)古代诗文中有许多描写水天景象意境生动的名句。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云青青兮欲雨,???????????”;柳永《雨霖铃》:“念去去,千里烟波,???????????”;曹操《观沧海》:“???????????,山岛竦峙”;苏轼《赤壁赋》“???????????,水光接天”;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



4、单选题  【题文】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古往今来,写明月和相思的诗文可谓罄竹难书,我却独爱此两句。
B.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伊拉克青少年因着装打扮模仿西方少年中流行的“情绪摇滚”被石头砸死,真是骇人听闻
C.收入差别过大,造成骨干教师“跳龙门”,对那些师资力量不雄厚的普通学校而言,这无异于釜底抽薪,必然影响到该校的生源质量与数量。
D.有的同学写的作文,文不加点,字迹潦草,阅读这样的文章,真叫人头疼。



5、语言运用题  【题文】下面是上海世博会期间对河北馆的介绍,在书写、用词、标点和句子表达等方面存在错误,请你找出四处并改正。(4分)
①河北馆占地600平方米,是一个半通透的、富有梦幻色彩的立体空间,展示区域由五个立方体构成。②设计大气,造型新颖独特,符合世博会理念,给人以全新的河北印象,突显河北省环京津、环渤海的优势。③活动周期间,19项极具河北民间艺术特色的“绝活”将一一亮相。④这19个项目基本上代表了河北各地的艺术特色,如唐山的皮影、保定的曲阳石雕、泥塑、芦苇画、定瓷、易水砚,张家口的蔚县剪纸,衡水的武强木版年画、内画,邯郸的磁州窑、大名草编,石家庄的藁城宫灯、吹糖人,沧州的刻瓷、景泰蓝水晶画、蛋雕、拼雕、书法绣字等。⑤届时,参观者不仅可以现场目睹工艺大师们的精湛制作技艺,还可以零距离欣赏到这些璀灿的民间工艺精品。
(1)            改为                          
(2)            改为                          
(3)            改为                          
(4)            改为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正确使用熟..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