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一)
2017-01-24 23:26:42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这则笑话因为对漠不关心人民疾苦的官员讽刺得很有力量,在民间流传很广,影响极大。
B.这篇文章未必有什么值得大家反复推敲的微言大义。
C.这次举行法律知识考试,有些人竟对“法人”“行政处罚”等法律基本知识素昧平生。
D.他的父亲整天沉湎于麻将当中,他对父亲真有一种恨铁不成钢之感。



2、语言运用题  根据下面的图文,回答文后问题。(12分)

前天,几名游客(经证实为政府公务人员)来到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大峡谷景区内的悬棺谷,在一座悬棺前烧纸跪拜。因担心引起火灾,这几个人的跪拜活动被景区人员制止,后来他们改为焚香拜谒,并称是清明节快到了,来祭拜先人。
这一说法遭到景区人员的反驳,因为这些悬棺年代不详,更没有听说过悬棺内的主人有什么后人。见谎言被识破,其中一名参拜者吐露了实情:他们其实是想在仕途上“再上一步”,因为这些悬棺“升”在半空,是“升官”谐音,希望通过拜谒能使自己官运亨通。
笔者在进一步的采访中发现,曾被视为封建迷信的风水术,近年打着“传统文化”旗号重新浮出水面。一些地方官员迷信风水,为求官运亨通、平安无事,热衷于请所谓的大师高人卜卦、算命,“指点迷津”,一些政府大楼用“转运石、风水球、石兽”等避邪添运,引起群众极大反感。
小题1:给漫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0个字。(2分)
小题2:请针对以上新闻事实,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则200字左右的新闻短评。(10分)



3、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开放性网络给人们交流思想提供了较大的便利,但同时也应看到,一些________于网络的“情绪性言论”,有时产生的负面影响也很大,需要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
②2006年,中国外交依然面对许多悬疑:中日关系僵局能否________,中俄合作能否深化,中美关系能否保持积极稳定的发展态势,等等,这些问题仍然值得世界充分关注。
③在最内在的精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的,爱并不能消除这种孤独,________正因为由己及人领悟到别人的孤独,我们的内心________会对别人充满最诚挚的爱。
A.漫延 打破 也/就
B.蔓延 突破 也/就
C.漫延 突破 但/才
D.蔓延 打破 但/才



4、单选题  【题文】下列加线字注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吸(yǔn)内(jiù)(yāo)陷炮(lào)  
B.品 (yàn) (zēn



5、单选题  【题文】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城(huán)荷(jì)丑(guǐ)横赋诗(shuò)
B.纤(xiān)洞(xué)丽(guī)扣而歌(xián)
C.死(kè)葳(ruǐ)文(fán)游目怀(chěng)
D.素(wán)珍(guī)修(xì)清流激(chuǎn)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