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语言文字运用》考点特训(2017年冲刺版)(六)
2017-01-24 23:47:4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忽悠????大杂烩????袖手旁观????人不敷出
B.桥礅????增值税????呆若木鸡????平心而论
C.诀窍????原生态????乐不可知????虎视眈眈
D.筹码????捅漏子????声嘶力竭????铤而走险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百(ɡě)青(xínɡ)漫(shuò)浪飞舟(è)
B.沦(yǐ)残(ɡēnɡ)罗(qí)叫(xiāo)
C.音(qiónɡ)慰(jí)雾(ǎi)挥斥方(qiú)
D.深(suì)息(qì)倾(pǐ)枯(ɡǎo)


参考答案:29. ?D


本题解析:A项“荇”读音为“xìnɡ”,“溯”读音为“sù”;B项“漪”读音为“yī”,“绮”读音为“qǐ”;C项“藉”读音为“jiè”。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电子工业要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要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门人才是十分重要的。
B.文章对环境问题都作了比较具体的分析,同时也概括地介绍了关于环境科学的基本知识,引起人们对环境科学的重视。
C.心理健康思想的研究源远流长,单在我国战国时代的《内经》一书中,就有心理因素在人体疾病的发生,诊断和预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D.加快西部地区发展的步伐,除了要尽力争取国内外投资,建设好基础设施,努力发展高新科技产业外,搞好节水农业,办好乡镇企业,也是能否发展西部经济的一条重要道路。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析:
(A句式杂糅;C成分残缺;D.不合事理,前后矛盾。)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有人大代表提出,政府应加强对幼儿教育的管理,使义务教育涵盖学前阶段,保证每一位儿童都能平等接受优质的学前教育。
B.一些编剧在改编名著的时候,没有很好地理解原著的精髓,胡编乱造了许多情节,这样反而大大地削弱了作品原有的思想性。
C.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文学创作蔚然成风,出现了一批脍炙人口的精品,但也有许多不忍卒读的作品,内容低俗,文字粗劣。
D.国内不少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较弱,长此以往,就造成了今天这种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去甚远的局面,严重影响了企业自身的发展。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涵盖:包括,包容。用在此处符合语境。B.反而:表示跟上文意思想相反或出乎意料。此处应为“就”。C.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多形容文章悲惨动人。此处应为“不堪卒读”或“难以卒读”。D.长此以往:老是这样子下去。用于对将来不好情况的假设,不可以用于陈述已有的 事实。此处应为“久而久之”。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面语段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010年5月1日至8月31日,世界博览会将在上海市举行。经过各国工人三年来紧锣密鼓地施工,一座座美轮美奂的建筑已经拔地而起。英国的“蒲公英”、日本的“紫蚕宝宝”、西班牙的“藤条篮子”设计都极具创意,让人叹为观止。主办机构预计,整个世博会期间,将吸引世界各地7000多万人次的参观者。为了庆祝世博会的开幕,上海市政府决定,全市放假五天,并为每户派发一张世博会的门票。听到这个好消息,上海市民纷纷奔走相告,弹冠相庆。

A.紧锣密鼓
B.美轮美奂
C.叹为观止
D.弹冠相庆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