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六)
2017-01-24 23:49:58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填然鼓,兵刃既接。 之:代词 代兵器
B.弃甲曳兵走而:表转折
C.罟不入洿池数:几,几个
D.空闻虎旅传宵柝宵柝:夜间巡逻时用的梆子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文言实词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文中意思去理解。文言虚词“之”的用法:(一)结构助词,1.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2.“的”,3.宾语前置的标志,4.定语后置的标志,5.衬音助词,调整音节,无实意。(二)代词, 1.我、他、她、它(们),2.这、此。(三)往,到....去。?文言虚词“而”的用法:1.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三)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四)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五)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六)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2.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3.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分析可知:A. “之”就不是代词,只能是衬音助词,起补足音节的作用。B.“ 而”作为状语和动作的连接词,表修饰。C.数(cu,四声),在这里解释为“细密”的意思。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我掉首东顾,只见云雾弥漫,山峦隐现,绚烂的彩霞竟然已经渺无???
②故乡的小溪永远在我的心中静静流淌,轻轻私语,???我精神的抚慰。
③中韩围棋再度交锋,韩国队实力不可小觑,中国队的水平???高超,行家估计中国队胜率较大。

A.踪迹给予越发
B.踪迹给以更加

C.踪影给予更加
D.踪影给以越发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踪迹”指行动所留的痕迹,“踪影”和“踪迹”意思相近,多用于否定式。“给予”和“给以”意思相近,“给以”后面只说所给的事物,不说接受的人,这里应选择“给予”。“更加”和“越发”意思相近,“越发”多用于和“越”搭配。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若入前为寿寿:祝寿
B.令将军与臣有郤:通“隙”,嫌怨
C.入前为寿若:如果
D.常以身蔽沛公翼:翅膀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A项,寿:祝酒;C项,若:你;D项,翼:名词用作状语,象鸟的翅膀
点评:本题考查了两个词类活用,一个通假字,一个一词多义。其中“若”作人称代词的用法在文言文中很常见,但考生经常犯错,通过考试加深学生的印象很有必要。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与其它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反欲斗两主,观祸败
B.且庸人尚羞之

C.外连衡而斗诸侯
D.却匈奴七百余里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1我去过的外国城市中,最值得????????的仍然是巴黎,拉丁区小街上一块铺路的石头都蕴含着情感的历史。
2现代化的北京城需要现代舞团,现代舞艺术更需要扎根于现代化的北京城,这已是无可???????的事实。
3有几个和我的关系较密切的同学也很不平,执意拉着我去???????那位说我考试作弊的监考老师;如果他不讲出,就要他在全体同学面前,向我赔礼道歉。

A.留念置疑询问
B.留念质疑询问

C.留恋质疑诘责
D.留恋置疑诘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留念”留作纪念(多用于临别馈赠)名词,“留恋”不忍舍弃或离开,动词;“质疑”提出疑问,“置疑”怀疑,一般用于否定。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