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语言文字运用》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六)
2017-01-24 23:55:5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面两句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中国诗歌的第一特征是富于暗示性。济慈名句所谓:听得见的音乐真美,但那听不见的更美。我们的诗人也说,“此时无声胜有声。” 有时候,他引诱你到语言文字的穷边涯际,下面是深秘的静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时他不了了之,引得你遥思远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不知得多撩人!这是其中一个方面。另一方面,中国诗用疑问语气做结束的,比我所知道的西洋任何一诗来得多。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极其耐人寻味的事实。第二特征是中国社交诗歌特别多,宗教诗几乎没有。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极大体现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丰富感情。
①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② 淡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
③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④ 壮士皆死尽,余人安在哉。
A.③②④①   
B.①②④③   
C.②③④①   
D.④②③①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坐享其成前仆后继帼国英雄日新月异
B.背井离乡如虹气势空空如野淋漓尽致
C.弹丸之地怨天尤人无可非议孑然一身
D.直言不讳锋芒毕露  顾名思义  相反相成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空空如也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迤逦祈祷栗米怏怏不乐
B.酒撰怂恿陶冶钟鸣鼎食
C.穹宇泅水糍粑物华天宝
D.尘芥沽酒愁怅天理昭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A.粟米。粟,是粮食,形旁为米;栗,形旁为木。B.酒馔。馔,指饭食,形旁为饣。D.惆怅。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题文】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飞船是载人航天工程七大系统的核心,研制飞船要       “三大难题”。
②商业广告不同于公益广告,商家制作广告的目的就是为了       
③高三复习越趋深入,但有的同学仍很       ,对许多问题不求甚解,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④汪曾祺先生终生主要从事创作,即使偶尔也写些评论,       总的说来,他天生就是一个作家,
       很难算是一个纯粹的学者。

A.破译盈利急躁不过/ 也
B.破译营利急躁但/而

C.破解营利浮躁但/而
D.破解盈利浮躁不过/也


参考答案:【答案】C 


本题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破译:识破并译出获得的未知信息,如密码、古代曲谱或文字等。破解:揭破,解开。根据衔接对象,此处应该用“破解”。营利:谋求利润。动词。盈利:扣除成本后获得的利润。名词。急躁:想马上达到目的,不做好准备就开始行动。浮躁:轻浮急躁。根据语境应该用浮躁。“不过”和“但”都表转折,“也”表并列,“而”在这里表转折。根据上下句之间的关系,应该用“但”“而”。 历年高考试题表明,在“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考点中,近义词的运用是常考点。辨析近义词的基本原则是同中求异,具体方法:从色彩方面辨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接攘? 锱铢必较? 得鱼忘筌? 咬文嚼字
B.追溯? 一愁莫展? 苦口婆心? 模棱两可
C.僮仆? 有酒盈樽? 矫首暇观? 清沁肺腑
D.聒噪? 一蹴而就? 安分保守? 橘徕服兮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