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八)
2017-01-25 00:11:14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指《诗》、《书》、《礼》、《易》、《春秋》、《乐》六种经书,其中《乐》已失传。
B.韩愈,唐朝著名的文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一。苏东坡称他为“文起八代之衰”,有《河东先生集》传世。
C.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汉族,中国现代作家。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茶馆》等,曾获得“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D.赫尔曼?黑塞是瑞士籍德国人,194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作品有《彼得?卡门青》、《静静的顿河》。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B (《河东先生集》是柳宗元的作品集)C汉族应为满族 《茶馆》是戏剧? D《静静的顿河》的作者是肖洛霍夫,只是一道文学常识的题目,平时注意积累。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选出下列各项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A.一些人对中国的茶有偏见,以为茶只是下里巴人解渴的东西,档次不如进口饮料。
B.有些同学写的作文,文不加点,字迹潦草,阅读这样的文章,真叫人头疼。
C.只有加强思想教育和人格品质的培养,改革课程设置,倡导科学的教学与考试方法,从根本上解决学以致用的问题,才能对现有的舞弊现象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
D.这篇文章写得太差,真是不刊之论。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析:
A(下里巴人,与“阳春白雪”相对,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与“高山流水”相对。不能表示“俗人”、“下等人”。)
B(文不加点,形容文章写得极快且毫无修改痕迹,褒义。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这里误解为不加标点。)
D(刊:消除: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有错误就削去。不刊,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


本题难度:一般



3、语言运用题  为拯救危难的国家,一个年已七十的老人,夜间行动,深入敌营,慷慨陈词,顷刻之间,郑国转危为安。《左传》中“烛之武退秦师”这个故事,令人印象深刻。请结合对烛之武这一形象的理解,拟出下联。要求:字数相同,对仗工整,尾字声调为第一声或第二声。(4分)
上联:捐弃嫌怨,临危受命,几多热肠纾国难;
下联:?????????????????????????????????


参考答案:申明利害,慷慨陈词,一番宏论退雄狮。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即为对对联,实则也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熟悉程度。对对联的一般策略为:词性相同;结构相近;平仄相对;语意相关;不能犯字。本题中上联的几个动词如“捐弃”、“受”、“纾”;数量词“几多”应引起学生的关注。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妨害 三番五次防微杜渐心有灵樨一点通
B.浪废 重蹈覆辙言简意赅井水不犯河水
C.麦秆肺腑之言诡计多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D.文牍揭竿而起 悍然不顾 文武之道一张一驰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A樨一犀;B废一费D驰一弛)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题文】加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组是               (   )
A.稳操胜券(quàn)剑拔弩(nǔ)张 曲(qū)突徙薪以蠡(lí)测海
B.臻于郅(zhì)治 刚愎(bì)自用弥(mǐ)天大谎万马齐喑(yīn)
C.排忧解难(nán) 披荆斩棘(jí)大雨滂(pāng)沱萍(píng)水相逢
D.疲于奔(bèn)命 居心叵(pǒ)测 期期艾(ài)艾 强(qiǎng)词夺理


参考答案:【答案】A


本题解析:【解析】(B 弥mí   C 难nàn   D 奔bēn)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古代诗歌鉴..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