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古代诗歌鉴赏》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二)
2017-01-25 00:11:5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柳?梢?青
黄?简
病酒心情。唤愁无限,可奈流莺。又是一年,花惊寒食,柳认清明。
天涯翠巘层层。是多少、长亭短亭。倦倚东风,只凭好梦,飞到银屏。
小题1:请从修辞手法和炼字角度,赏析“花惊寒食,柳认清明”句的妙处。( 4分)
小题2:这首词抒发了抒情主人公怎样的情怀?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两句用了拟人和对偶的修辞手法,分明而严整。富


本题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本题题干说得很明确,要求从修辞手法和炼字的角度来赏析词句的妙处。那就首先辨明两句所用的修辞手法,由句中的“花惊”与“柳认”可知是将花柳人格化,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从炼字的角度来看,主要看两句中的哪些字用得妙,它一般是句中的动词,也即“惊”和“认”两字,对此可从表层和深层义的角度来赏析,并结合拟人这一修辞手法来谈其表达效果。
小题2:
试题分析:要抓住本词的思想感情,就要关注词中的一些意象和关键语句。寒食、清明往往是家人团聚的时节,而自己又身在异乡。“天涯”“长亭短亭”“只凭好梦,飞到银屏”等语句,可见主人归思归与家人团聚的情感。


本题难度:一般



2、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辘辘远听,__________________。??? (杜牧《阿房宫赋》)
(2)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定风波》)
(3) __________________,抱明月而长终。??? (苏轼《赤壁赋》)
(4)佳节又重阳,__________________,半夜凉初透。??? (李清照《醉花阴》)
(5) __________________,怎敌他、晚来风急。??? (李清照《声声慢》)
(6)元嘉草草,封狼居胥,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参考答案:
(1)杳不知其所至也
(2)一蓑烟雨任平生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解题策略:1、对于名句默写应注意字形识记,考生默写时,有时对诗、文句中字的字形识记不牢,从而提笔写错字。2、名句默写应注意:字义识记,考生默写时,有时对诗、文句中字的字义弄不清楚,从而提笔写错字。3、名句默写应注意:对比识记,考生有时区分不开不同诗句中读音相同而书写不同的两个字,从而将这两个字写反了。4、名句默写应的:非常识记,有的诗句,按现在平常的说法或语序识记往往是错的,必须非常识记。5、名句默写的意境识记,6、名句默写的字识记,默写的名句中有通假字的,一定要写诗句中的原字。高考默写题本来是极易得满分的题,可是往往由于错误理解、错误识记,以至于在高考时失分。如果学时下点功夫,将其背过,平时做个有心人用以上六招加强识记,本题拿满分是不成问题的,这样也许可以使你的语文成绩再上一个台阶,让你走进理想的殿堂。本题在解答时应关注“杳”、“ 蓑”、“ 挟”、“ 纱橱”、“ 仓皇”等字的书写。


本题难度:简单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1)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空”字表达了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怅,增添了全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古诗鉴赏(6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5.(1)联系你所学习的辛弃疾的其他作品,说说“了却君王天下事”中的“天下事”指的是什么?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辛弃疾尽管“白发生”,却依然眷恋自己曾经浴血征战的疆场。这种眷恋的情结从词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细节中可以读出,(2分)全词表达抒发了作者哪些思想情感?(2分)


参考答案:(1)收复中原,统一国家。(2分)
(2)醉里挑灯看剑


本题解析:要点之一是“远大抱负”类,之二是壮志难酬的悲愤,各1分。


本题难度:简单



5、阅读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的部分。
(1)汨余若将不及兮,_____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2)___________________?????,以手抚膺坐长叹。(李白《蜀道难》)
(3)此情可待成追忆,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
(4)艰难苦恨繁霜鬓,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登高》)
(5)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6) ___________________??????,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7)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8)射者中,弈者胜,___________________??,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参考答案:(1)恐年岁之不吾与??????????(2)扪参历井仰胁息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古代诗歌鉴赏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