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答题技巧(2017年最新版)(二)
2017-02-02 02:02:24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与现代汉语用法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A.吴之民方痛心焉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B.魏之私人毛一璐也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C.抗辞慷慨真州逐之城门外,几彷徨
D.变姓名,诡踪迹以父母之遗体行殆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痛心:痛恨?行为:品行成为;B私人:党羽,亲信;C慷慨:意气激昂;D遗体:自己的身体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不含有古今异义词的一句是????(??)

A.所以遣将守关者诸郎中执兵
B.北收要害之郡愿大王少假借

C.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今行而无信
D.约为婚姻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古今词义变化分为五种情况:1、词义扩大,即文言文中,某些词的原有意义比较狭小,后来它的意义有了发展,应用范围比原来广泛了。2、词义缩小,是指词的古义,随着时代的变化逐渐变得狭小的现象。3、词义弱化,指词义程度的减弱。4、词义转移,古汉语中一些词义,随着历史的发展,由原来表示的对象,转移到表示另外一种对象,古今之间的差别较大,没有明显的联系。5、感情色彩变化。古今词义在演变历史进程中,褒贬意义相互转化的现象。分析可知:A.郎中:古义:宫廷的侍卫;如:诸郎中执兵。今义:称中医医生。B.要害:古今义相同。C.偏袒:古是解衣袒露一臂 今是偏向某一方。D.婚姻:古义:由婚姻关系而形成的亲戚 今义:由结婚而形成的夫妻关系。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伊拉克拒绝允许伊科学家单独接受联合国武器核查人员的_____________,这是美国方面不能接受的,美国要求伊领导人必须遵守联合国有关决议的规定。
②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可以征收自然人、法人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但应当给予___________。
③过分强调竞争制度,以及依据直接用途而过早专门化,这就会___________包括专业知识在内的一切文化生活所依存的那种精神。

A.查访赔偿抹杀
B.察访补偿扼杀

C.察访赔偿抹杀
D.查访补偿扼杀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句中划线字表示被动的一项是:(?????)
A.君既若录,不久望君来
B.兰芝初还时,府吏丁宁
C.黄泉下相,勿违今日言
D.转头向户里,渐愁煎迫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A项:用于动词之前,表示对……怎样;B项:用于动词之前,表示对……怎样;C项:动词,见面。
点评:本题属于一词多义的考查点,对于一词多义的掌握,应该放在平时,在学习课本文言文时,要注意自己积累、归纳,以便考试时可以运用自如。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2013·高考江西卷)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家庭的________使他从小对美就有敏锐的感悟,乡村丰富的色彩和生动的线条使他陶醉不已。
(2)那个时候的中国,社会动荡,经济秩序极为混乱,物价________,人民苦不堪言。
(3)沈阳飞机制造公司全体职工都________总经理罗阳献身国防事业的崇高精神________打动。
A.熏陶 青云直上 为……而
B.熏染 青云直上 为……而
C.熏陶 扶摇直上 为……所
D.熏染 扶摇直上 为……所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意义相近的词语。“熏染”与“熏陶”,都可以指长期接触的人或事物对生活习惯、思想行为所产生的影响,但“熏染”所产生的影响多指坏的,是个贬义词,而“熏陶”所产生的影响是好的,是个褒义词。句子中很显然应该用褒义词“熏陶”。“青云直上”,指人迅速升到很高的地位。“扶摇直上”形容地位、名声、价值等迅速往上升。该句中主语为“物价”,价值上升,用“扶摇直上”。“为……而”,表顺承关系。“为……所”,表被动关系。该句中全体职工都被罗阳的精神打动,句中呈现被动关系,因而用“为……所”。


本题难度:简单



Tags:高考 语文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