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语言文字运用》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练习版)(七)
2017-02-02 02:06:4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古人早已认识到:"人性善恶可变",关键在教育。
B."哎!"陈红忽然拍着巴掌说:"有了,有了!"
C.上哪儿找钥匙呀,你?
D.这次试验是否正确?是值得论证的。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他暝思苦想人死后是否有知,想“那从来不曾有一个旅人回来过的神密之国”。他的著名的独白“生存还是毁灭”或者正是他内心深处灵魂的自言自语?
B.历史上曾经有过无数发明,今天更是如此——每天都有很多发明被完成,很多专利被注册,但是大多数都如同白驹过隙,转瞬即逝,并未在物质文明的发展史上留下影响。
C.浓郁的情韵和深刻的哲理在文章中水乳交溶,增强了文章的艺术魅力,强烈地振撼着读者的心灵。
D.商务部副部长高虎城指出,有个别媒体的报道以偏盖全,蓄意炒作,其中不乏对中国产品提出质疑,甚至有损中国产品声誉的报道,对此,中国政府持保留态度,并坚决反对。



3、单选题  下列句子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羽毛工艺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用羽毛作为装饰品了。
B.40多万军民艰苦拚搏两个多月,死守长江大堤,查险排险,防渗堵漏,创造了奇迹。
C.这条河水质越来越差的原因,是人们缺乏环保意识,致使生态平衡受到破坏造成的恶果。
D.明代文坛以李梦阳、何景明等前七子和以李攀龙、王世贞等后七子倡导的两次拟古运动,声势颇盛。



4、单选题  【题文】阅读唐代诗人刘叉的两首小诗,完成(1)
偶书
日出扶桑一丈高,人间万事细如毛。
野夫怒见不平处,磨损胸中万古刀。
姚秀才受予小剑因赠
一条古时水,向我心中流。
临行泻君赠,勿薄细辟仇。
(1)填空:两首诗都运用比喻。《偶书》中,诗人以胸中磨损的刀比喻①                    ;《姚秀才受予小剑因赠》,则是以②       比喻③                         。前者,诗中有“刀”手中无刀;后者,手中有剑,诗中无“剑”。



5、单选题  下列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1947年5月间,梁灵光指挥主力越过敌人封锁线袭击灵甸港,解放军战士个个如暴虎冯河,人人似蛟龙出海,把敌人打得晕头转向。
B.北京时间今天晚间,中国小将王皓将代表新星队粉墨登场,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上演一场新星与元老对阵的国际象棋大战。
C.以色列在伊拉克的活动引起了邻国的焦虑不安,与以色列仍处于敌对状态的叙利亚更有骨鲠在喉的感觉。
D.朝鲜宣布核试验后,美国的大批先进武器制造计划也随即出台,利用危机来借题发挥是美军在武器研发中屡试不爽的一种手段。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