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高频考点特训(2017年必看版)(三)
2017-02-02 02:08:56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从学校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并不意味着学习的????????
②由于劳资双方不断的经济纠纷,原来签署的合同协议终于被????????了。
③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耳朵对环境的????????,和眼睛不同,完全没有休息的时候。
④在阶级社会里,上层建筑一般都是经济基础的????????

A.中止终止反应反映
B.终止中止反映反应

C.中止终止反映反应
D.终止中止反应反映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奥运火炬在我市传递时,全市人民一片欢腾,到处都是歌舞升平的场面。
B.高中三年,我们结下了乌鸟之情,面对分别,我们依依不舍。
C.这次招商会上,张县长巧言令色地介绍了本县良好的投资环境,不少投资商与之签定了合作意向书。
D.在旧社会,哪一次大的水灾过后不是米珠薪桂,可这次水灾这么大,我们却吃穿不愁,生活安定,新旧社会两重天哪。



3、单选题  依次在下列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加拿大女作家爱丽丝·门罗是诺贝尔文学奖历史上获此殊荣的第13位女作家。获奖消息传来,勾起她对早年创作生活的????的回忆。
(2)书法广场,夜色撩人,树影婆娑,抬眼望着_____的星空,一种厚重的书卷豪情油然而生。
(3)社会进步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我们虽已不用过那箪食瓢饮的日子 ,但那种???????的“豪爽”也是我们应该唾弃的。
(4)“那种以松散闲适为乐的人,??????是事业心不强的人”,郭老的这句话说得很直接,一针见血,给某些人敲响了警钟。

A.幽远寥廓一饭千金往往
B.幽远辽阔一饭千金常常

C.悠远辽阔一掷千金常常
D.悠远寥廓一掷千金往往



4、单选题  对下边句子中加点的“引”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 (引:延请)
B.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 (引:牵拉)
C.虞常果引张胜,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 (引:邀请)
D.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 (引:拔出)



5、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茶馆对男子而言,是一个可以敞开心胸、无________的地方。他们或________,闲谈叙旧、摆龙门阵,或是搓麻将、打长牌,消磨时日。如果热了,他们就解开衣衫,赤膊上阵;如需理发,亦不忌讳头发会落在自己或他人的茶碗里,________呼来剃头匠即是;想擦皮鞋时,一________脚,便有机灵的人前来效劳。
A.顾忌三三两两径自抬
B.拘束三五成群径直伸
C.约束七手八脚率直踢
D.忧虑人山人海径直摆



Tags:高考 语文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