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高频考点特训(2017年必看版)(八)
2017-02-02 02:08:56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组句子中,不都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

A.輮以为轮/虽有槁暴
B.或师焉,或不焉/冯虚御风

C.山川相缪/自余为僇人
D.举匏尊以相属/若垤若穴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A项有三个通假字,輮,同“煣”,使弯曲;有,同“又”;暴,同“曝”,曝晒,晒干;B项,不,同“否”,冯,同“凭”,凭借;C项缪,同“缭”,缭绕;僇,同“戮”,刑辱;D尊,同“樽”,酒杯。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专家预测,随着我国私人汽车购置力的迅速增强,未来几年内完全有可能________蕴藏巨大市场和商机的“汽车经济”。
  ②一位年轻的诗人这样说:没有绿树,平原就会躺倒在地,倒退到那个死寂的________年代。
  ③如果生命中只有鲜花和奖杯而没有挫折和痛苦,那么这种人生________显得太单薄了!

A.催生 荒凉 未免
B.萌生 蛮荒 不免  

C.萌生 荒凉 不免
D.催生 蛮荒 未免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催生……经济:顺理成章;萌生……经济:与实际不符,前与“我国私人汽车的迅速发展”矛盾。蛮荒:野蛮荒凉,句意强调因绿树缺失而呈现出生灵死灭、蒙昧、不开化的时代特点。未免:表委婉的否定,含有不赞成、不以为然之意;不免:表客观上免不了,难以避免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与现代汉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B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C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D 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析:
(A 中“斯文”在句中是两个词,“这”、“文章”;B 中“其次”在句中是两个词,“它,指曲水”、“旁边,水边”;D 中“怀抱”指“胸怀抱负”)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依次在下列各句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产品销售额一落千丈,形势的????????迫使他必须当机立断,停止生产。
2一个人如果????????于过去的辉煌,那么“今天”就有可能从身边溜走。
3那人慌慌张张地走着,一路东张西望,神色慌张,????????十分可疑。

A.剧变沉湎形迹
B.剧变满足形迹

C.巨变沉湎行迹
D.巨变满足行迹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析:
(“巨变”指巨大的变化;“剧变”指剧烈的变化。“沉湎”,沉溺,陷入不良的境地,不能自拔;“满足”,感到已经足够了。“形迹”举止和神色;“行迹”行动的踪迹。)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与“客之美我者”中的“美”的用法相同的是

A.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B.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C.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D.皆以美于徐公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Tags:高考 语文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