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北塘避暑
(宋)韩琦①
尽室林塘涤暑烦,旷然如不在尘寰。谁人敢议清风价?无乐能过百日闲。
水鸟得鱼长自足,岭云含雨只空还。酒阑何物醒魂梦?万柄莲香一枕山。 [注]①这首诗歌大约作于韩琦晚年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罢相守北京(今河北大名)之后。
1.从全诗看首联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宋代诗歌重“理趣”,本诗蕴含怎样的人生哲理?结合诗句谈一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首联破题(点题),交代时间、地点、事件,并渲染了林塘幽静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东坡①
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②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②荦确:山多大石貌
(1)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妙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第一句是全诗的铺垫,描绘出一幅雨后东坡月夜图,营造了一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注释]周昂(?-1211),字德卿,河北西路真定(今河北正定)人。二
十四岁擢第中进士,任南和主簿,迁良乡令,入拜监察御史。因诗坐谤讪罪,谪贬东海十余年。
(1)诗的一,二句写了哪些景物?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4分)
(2)诗的三、四句“诗人意”是指什么?为什么说“无人解”而只有“云边鸦”却能解?(4分)
参考答案:
(1)诗的一、二句写了轻烟淡抹的树林,河水初退的沙滩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11分)
钱塘逢康元龙①
明·谢肇淛
黄梅细雨暗江关,我入西吴君欲还。
马上相逢须尽醉,明朝知隔几重山。
【注】①钱塘:与诗中的“江关”都指钱塘江边的杭州城。康元龙:作者同乡诗友,“尝游历边塞,无所遇”而归故乡。
小题1:请分析此诗起句中的“暗”字对全诗有什么艺术效果。
小题2:请结合全诗,具体评析“马上相逢须尽醉”所表现出来的诗人复杂而丰富的情感。
参考答案:
小题1:此诗起句用一“暗”字,就形象传神地描绘出黄梅
本题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主要是鉴赏古诗的语言,要从整体构思来解题。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要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语言是诗歌的外壳,是为诗歌的内容和情感服务的,所以语言鉴赏的落脚点是体味诗人的情感。要考虑这个字或者词有没有构成特殊的语法现象,有没有用到什么修辞手法等。“暗”字有“使……变暗”的意思。考查对“暗”字意蕴的理解,实际上是把握检测整体内容。炼字“暗”不仅因江关的黄梅细雨这一外因,还缘于异乡邂逅诗友“尽醉”后“君欲还”的内因。
小题2:
试题分析:诗歌是通过语言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情感的艺术。首句“黄梅细雨暗江关”是写季候、时节,突出了此时江南细雨连绵而诗人行走异乡心情暗淡之意,可谓情景交融,渲染了感伤气氛,定下全诗基调。中间两句叙事,借用注释条件可知,写出了在异乡江关邂逅同乡诗友以及两人畅谈尽醉的喜悦心情,然而人生中短暂的愉悦过后又将是长久的别离,此刻诗人的情感是复杂而丰富的,既有怀乡思人,又有感叹两人都羁旅漂泊他乡,人生不得志,只得借酒浇愁之意。尾句想到“明朝”饱含了诗人浓浓的离情别绪。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同友人游青溪
【清】王永彬
溪声引我入村烟,纡曲山盘古洞天。
苍石堆云撑峭壁,碧涛溅雪拥飞泉。
煎茶小憩清凉界,问柏能知魏晋年。
嘱咐同人归去早,此间住久恐成仙。
小题1:请赏析第二联“撑”、“拥”二字的妙处。(4分)?
小题2:有人评价这首诗“于平凡之处翻出新语,于平凡之景中翻出新意”,请结合颈联和尾联作简要赏析。(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1)云不是固体之物,能把峭壁“撑”起,形象
本题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语言的赏析,属于炼字型的题目,回答时应结合诗歌内容,将字词放入诗句中,分析其表达效果,可以从对意境、情感等方面的作用来回答问题。“撑”的主语是“云”,宾语是“峭壁”,看似不可能,实则用夸张和想象的手法,写出了云雾之浓和云雾之上的峭壁之陡。“拥”字写出了瀑布倾泻溅起的水花众多。从情感上来说,表达了诗人对青溪美景的喜爱。
小题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考生对诗句特色之处的赏析,可以从表达的与众不同的情感、独到的手法、特色的写法等来加以鉴赏。颈联,前一句较为平凡,后一句的“问”字用得奇特,充满想象。尾联不说景色迷人,流连忘返,反说“归去早”、“恐成仙”,侧面烘托了这里景色的优美迷人。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