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语言文字运用》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练习版)(四)
2017-02-02 02:14:3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词语的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尺牍 剥琢有声 斩截 刻苦自励
B.蕴藉 点铁成金 斟酌 清沁肺腹
C.俗滥 自鸣得意 流涎 索然无味
D.胸襟 不即不离 凝练 锱铢必校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阅读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1)庄生晓梦迷蝴蝶,??????????????????。(李商隐《锦瑟》)
今宵酒醒何处???????????????????。(柳永《雨霖铃》)
,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雁阵惊寒,??????????????????。(王勃《滕王阁序》)
(2)黄河是中华文明的源头,也是诗人们常常吟咏的对象,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诗句。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李白《将进酒》????
,??????????????????。王之涣《登鹳雀楼》??????????????????,


参考答案:
(1)望帝春心托杜鹃??杨柳岸晓风残月?落霞与孤鹜齐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3、语言运用题  根据语境,将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合乎逻辑的一段话,并将序号依次填入横线处。(4分)
在我们眼前隔着那一条极为广阔的峡谷,对面群峰林立,????????????,??????。在这群山后面或者上面,是一座座白皑皑的万古雪峰,????????,???????。??????????????????????????????????
①逶迤也不知道几百几千里,巍然耸立在那里
②只见黑压压的一片崇山峻岭,灰色的云彩在上面飘动
③简直分不清哪是云,哪是山
④从右到左,蜿蜒不知道有几百几千里
⑤偶然一失神,这一座座的雪峰仿佛流动起来,像朵朵的白云飘动在灰蓝色的山峰上面


参考答案:(4分)④②③①⑤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才描写内容看,前一个语句描写的是峡谷对面的群山,后面的句子描写的是群山后面或上面雪峰,由此可得出,②③属于前者,⑤属于后者;而在内容上,③“简直”与②具有承接关系,故先②后③;从句子关系看,由①“也”可知,①“几百几千里”在后者,④“几百几千里”在前者;①④分别为从整体描写群山、雪峰的语句,故分别做前后两句的句首。由此可得出④②③①⑤。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根据语境,下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儒家规范中对男子的要求亦如同女子一样,讲究忠、顺、谦、卑。???????????????????
??????????????????。因此无论在社会还是家族中,一个男子往往承担着多种角色,他既是“夫妻”关系中的“夫”,也可能是“父子”关系中的“父”,他同时必然是“父子”关系中的“子”和“君臣”关系中的“臣”。??????????????。即使贵为君王,“孝道”也是他必须要遵守的规范。换言之,???????????????。这一秩序的积极面,????????????????。这一秩序的消极方面,是中国的男性在社会化过程中经受了太多的束缚与“抛光”,其本性中征服、进攻的一面被掩盖甚至完全湮没,造成性格中的软弱与被动。
①男子的主宰地位是相对的,附庸地位是绝对的,也就是说他的统治地位是相对的,被统治地位却是绝对的。
②当他成人进入社会以后,“君为臣纲”也同样限定了他的顺从地位
③是中国士人及其文化包括文学在内的文质彬彬、温柔敦厚气质的行程
④从生下来起,男子就陷入家庭的“父子”关系中,“父为子纲”限定了他的顺从地位
⑤当他扮演丈夫和父亲的角色时,他是主宰者,而他必然扮演的儿子与臣子的角色又决定了他是谦顺者

A.①⑤②③④
B.④②⑤①③
C.①⑤④②③
D.④②①⑤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B(④②按时间顺序写男子的顺从地位;⑤承接上文并且与下文“即使贵为君王”语意联系紧密;①道出了男子地位的本质,与“换言之”语意联系紧密;③与“积极面”呼应。)
点评:排序题一般先区分语段文体,看是记叙文,还是说明文、议论文。记叙文排序,一般是按时间、空间顺序;说明文排序,一般是按时间、空间、逻辑顺序或事理关系。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做题。(5分)
《解放日报》10月17日刊登余秋雨关于“上海世博会文化构想”的演讲及答问。在谈到世博会的中国元素时,余秋雨认为我们现在活着的每个人都是中国元素的当代的生命载体,我们每个人的高贵、自信、欢乐等就是中国元素的最佳体现。
北京奥运会的志愿者队伍后来成了“第一中国元素”。他们讲着流畅的外语,为外宾指路,帮助他们搬运行李,给他们介绍国内的山川名胜、风物特产……他们热情,大方,彬彬有礼,以自己对于祖国的热爱感染着外宾,他们成了中国元素的体现者。
请你写出一种“中国元素”,并对这一“元素”的主要表现和它所体现出来精神风貌作简要说明。(80字左右)
答:


参考答案:汶川大地震中的当事者和救援者是一大“中国元素”。在这次抗震救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扩展语句的能力,属于中心阐发型题目,即提供一句话作为扩展的中心内容,要求考生围绕这一中心内容进行扩展。基本方法就是以提供的语句为中心内容加以阐释、发挥,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语句或语段。本题明显是以“中国元素”为中心的扩展,不过要自己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先要找到一个当代“中国元素”的生命载体,能体现出高贵、自信、欢乐等“中国元素” 的特征,比如为“辽宁号”航母而牺牲的参建者们、为“嫦娥奔月”而努力的中国航天人、汶川大地震中的当事者和救援者等,然后对这种“元素”的表现和所体现出来的精神风貌作简要说明即可


本题难度:简单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