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提分技巧《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考点预测(2017年最新版)(八)
2017-02-02 02:22:41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题文】从下列备选篇目中任选一篇,仿照下面的示例写一段文字,揭示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情感。(4分)
备选篇目:徐志摩《再别康桥》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苏轼《赤壁赋》 李白《蜀道难》
示例:毛泽东站在橘子洲头,满怀“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豪情,发出“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惊天一问,抒发了以天下为己任、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


参考答案:【答案】
答案示例1:徐志摩流连在康桥河畔,满怀希望“


本题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仿写句子基本要求结构一致、句式工整、字数 相近或相同修辞手法一致、内在逻辑一致、 感情风格一致 符合事物的个性特征、符合人 之常情、遵循生活的逻辑表达力求简明、连贯、得体,尽量做到用语生动、文笔优美、 含蓄隽永、启人心智。解答本题要准确把握文意和思想感情,徐志摩《再别康桥》,深情地告别母校,回到祖国的怀抱;鲁迅《记念刘和珍君》,对进步青年牺牲的深切哀悼、惋惜以及对她们的热情讴歌,对黑暗社会的憎恶和批判;苏轼《赤壁赋》,在慨叹人生无常、生命的短暂中,流露出豁达淡然的人生态度;李白《


本题难度:一般



2、语言运用题  依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对比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人只能引火烧身,只有真正勇敢的人才能所向披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示例:自卑的人只会萎靡不振,自负的人只能一事无成,只有真正自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第一,句式要保持一致,例句是“……的人……只会……,……的人……只能……,只有真正……的人才能……”句式,仿写的句子也要符合这个形式;第二,对比的运用要恰当,例句中,“懦弱”“莽撞”“勇敢”有深层的逻辑关系,仿写的句子也要符合这个特点;第三,格调要一致,例句蕴含人生哲理,给人启迪,格调积极向上,所仿写的句子也要昂扬向上,富有哲理。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遍布华夏的古村落,作为乡土建筑的精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形成产生过深刻的影响。
①却辉映着辉煌的过去
②鲜明地折射出中国悠久的历史
③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
④它们看似陈旧
⑤生动地展现着民族文化的丰富多样
⑥成为了解中国文化和历史的一个重要窗口
A.④①③⑥②⑤
B.②⑤⑥①④③
C.③⑤②⑥④①
D.⑥④①③②⑤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语言运用题    汶川大地震过去一年了,地震博物馆已经建成。请你在博物馆的留言簿上写一段话,表达对生命或对自然的感悟和思考。要求运用排比手法,不超过3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示例:(不设统一答案)
  生命脆弱短暂,生命坚韧沉毅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题文】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 近年来,山歌擂台赛基本上都是群众自发组织的,具有浓郁的地方文化色彩。
②“跳禾楼”是一种古老的民间山歌演唱形式,流行于阳江农村各地,意在祈求农家丰收。
③ 无论是哪种形式,其核心活动都是驳歌仔(斗歌)。
④ 类似这种演唱形式的还有后来妇人祈子的“跳花枝”,新婚闹洞房时的“打堂梅”以及海边沧家的咸水歌“对叹”等等。
⑤ 它的渊源可追溯到明末清初的一种民间节目“跳禾楼”。
⑥ 自1987年起,阳江每年都举行山歌节。

A.①⑤②⑥③④
B.⑥⑤②④③①
C.⑥①⑤②④③
D.①⑥⑤②④③


参考答案:【答案】B


本题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注意首尾句和板块组合就可以很快做出,看6个句子,①和⑥比,⑥打头好,因为⑤中的“它”指代对象是“山歌节”比较顺畅,紧接着是②,对“跳禾楼”的解释,连接紧密,④中的“类似这种演唱形式的还有”表明一个接②,③是上文的总结。①中的“近年来”,表明是对上文的评价,正好做结尾。确定答案为B。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