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六)
2017-02-02 02:30:1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证券(quàn)着落(zháo)破绽(zhàn)乳臭未干(xiù)
B.摈弃(bìng)忤逆(wǔ)呜咽(yè)瞠目结舌(chēng)
C.缜密(zhěn)鞭笞(chī)端倪(ní)装模作样(mó)
D.垂涎(xián)孝悌(tì)连亘(gèn)光阴荏苒(rǎn)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着”读“zhuó”;B.“摈”应读“bìn”;C.“模”应读“mú”。


本题难度:一般



2、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请提炼出一个主要观点。(4分)
逞威整个2008年下半年的山寨文化,将会和之前的任何网络流行文化一样迅速降温。“山寨春晚”的出现,既是山寨文化登峰造极的一个标志,也是山寨文化走向枯萎的一个标志,在山寨产品和山寨文化彻底暴露出其创新不足、后劲乏力之后,在人们意识到追求精致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才是主流方向之后,“山寨”便会成为一个落伍词汇,为涌现出来的新网络流行语所掩埋。
???????????????????????????????????????????????????????????????????????????????


参考答案:山寨文化迅速降温,“山寨”一词将会成为一个落伍词汇。(“降温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语言运用题  【题文】根据下面提供的信息,给“唐三彩”下一个定义(不超过40字)(6分)
1928年陇海铁路修到古都洛阳,人们沿邙山脚下挖掘到一批古墓,在墓中发掘出了大量陶瓷雕塑,其色又晶莹,斑驳淋漓,造型生动,从模拟逼真的生活用具、各类器物,到形神兼备的运输工具、人物形象等,引起了人们广泛的注意。经古玩商贾辗转运到北京,著名学者王国维、罗振玉见后赞叹不已。经研究这些陶瓷雕塑属唐代制作工艺品,又因为釉色丰富,分别呈翠绿、浅绿、蓝、黄、褐、白等多种色彩,故而统称作“唐三彩”。
唐三彩是指   


参考答案:  【答案】唐三彩是指从洛阳古墓发掘出的


本题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压缩语段的能力。下定义的基本公式是:被定义概念的本质特点+临近大概念。三个步骤:第一步找到大概念,即找到被定义概念的临近大概念,如“唐三彩”的临近大概念就是“工艺品”;第二步是找特点,如“唐三彩”由文中“经研究这些陶瓷雕塑属唐代制作工艺品,又因为釉色丰富,分别呈翠绿、浅绿、蓝、黄、褐、白等多种色彩”可概括出它是文物,找出出土地点、出产年代,颜色及其颜色特点等。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我们不赞成应试教育,但决不是主张取消考试,而是不赞成以应付升学考试为唯一目的、一味围绕应考而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做法。
B.环保事件之所以经常性的频频发生,有专家分析认为,主要是由于一些地方政府单纯地依靠大规模投入获取经济增长速度,使得资源消耗惊人,环境污染日渐严重。
C.据老人后来回忆,包里除了刚从银行取的3000元钱外,还有银联卡、身份证、手机等其他证件。
D.《沙场点兵》中,猛虎旅旅长康凯、野狼团团长庞承功,年轻有为,学识渊博,富有献身国防,敢于除陈革弊。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于常见语病的辨析能力,等级E
B项,词义赘余,经常性与频频重复;C项,逻辑不清,手机不是证件;D项,成分残缺,富有……精神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题文】下列各句中,表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听过这讲演的人,除了当时所受的感动之外,不少人从此对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
B.有时候,他背诵到酣畅处,忽然记不起下文,他便用手指敲打他的秃头,敲几下之后,记忆力便又畅通,成本大套地背诵下去了。
C.大约在民国十年左右,清华学校请他作第一次的演讲,题目是“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
D.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


参考答案:【答案】D


本题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仔细分析病句的类型,如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A“发生……爱好”不搭配; B“记忆力……畅通”不搭配; C“大约”“左右”重复。所以选D。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常见题型》..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