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文学类文本阅读》高频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三)
2017-02-02 02:33:2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大运河保护迫在眉睫   长达一千多公里的京杭大运河,与绵延的万里长城,作为举世闻名的古代中国人创造的伟大工程,都是华夏民族的历史丰碑和永远的骄傲。长城早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跻身于《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而大运河的文物保护问题至今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大运河在广开海运之前是我国古代的一条重要交通命脉,开凿运河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进行沟通交流。大运河在开凿过程中利用了春秋时代吴王夫差开通的邗沟,在隋炀帝时最终完成,唐宋繁盛一时,元代截弯取直,明清屡加疏通。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大运河一直是一条南粮北运、商旅交通、水利灌溉的生命线。
  大运河涉及黄河与长江这两个古代文化、文明的核心地区,连接着燕文化、齐鲁文化、吴越文化等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文化区域,其沿岸是古代中国人口集中、文化遗址密集的地区。各个时代,大运河贯穿之地都留下了丰富的文化古迹,被誉为“古代文化长廊”,其文物价值与意义非同寻常。不仅如此,大运河在开凿的长度、年代上还创下了傲视环宇的纪录,特别是沿岸几十座城市有着独特的人文景观和民俗风韵,保存了极具特色的内河文化。
  但是,作为华夏先民智慧与创造力结晶的大运河,至今未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没有一部专门的法律法规肯定和保障它的历史地位。
  大运河的保护现状确定令人忧虑。除千百年来河堤决口、泥沙淤塞、水量匮乏等自然原因外,更有乱开支渠、截流用水、管理不善等人为因素。由于不少河段利用了天然湖泊和自然河流,很多人认识不到大运河也是文化遗产或文物古迹;而出于局部利益考虑随意改拆遗存的现象时有发生,分省分段的管理体制也使大运河的保护无法形成综合性的全盘规划。
  大运河虽然历尽沧桑,却衰而未亡,江南河段仍然泽被今人;已开工的南水北调工程也涉及到大运河的保护、管理和利用。因此,亟需通过文物调查与文物保护研究,提交完整的大运河总体调研与保护报告。
  作为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载体和人类历史上伟大的水利工程之一,大运河及其沿岸相关古迹不仅应在南水北调工程中得到有效保护,而且也应作为一个整体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1. 从原文看,下列关于大运河保护迫在眉睫原因的说明,错误的一项是 [???? ] A.河堤决口,泥沙淤塞,部分河段缺水,大运河已经是衰败不堪。
B.乱开支渠,截流用水,管理不善,大运河的保护现状令人忧虑。
C.出于局部利益的考虑,大运河沿岸的文物古迹常被随意改拆。
D.分省分段的管理,使大运河的总体调研与保护报告无法提交。
2.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大运河实际上是连结中国古代几个重要文化区域的桥梁和纽带。
B.从开凿时间和规模上看,大运河是世界同类工程所无法企及的。
C.部分河段借用天然湖泊和河流,影响到大运河的文化遗产地位。
D.大运河的文物价值至今没有得到专门的法律法规的肯定和保护。
3. 依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将有利于提升沿岸文物古迹的文化价值,传扬其“古代文化长廊”的美誉。
B.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后,大运河将更有利于沟通交流,昔日南粮北运、商旅交通的胜景将得以恢复。
C.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将有利于大运河沿岸文物古迹的保护,从而加速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进程。
D.申报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以后,历史上极具内河文化特色的大运河将会呈现出新的人文景观和民俗风韵。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山寨文化撞了一下主流文化的腰     2008年已经过去,但山寨文化的“精彩”还在继续。随着媒体对山寨春晚的持续关注,对山寨文化该往何处去的讨论,也呈现白热化状态。山寨文化会和主流文化形成对峙关系,还会在热闹之后被招安成为主流文化的一部分?现在没人能给出准确答案。但无论怎样,2008年山寨文化狠狠撞了一下主流文化的腰,却是不争的事实。
  山寨文化由出现到火爆有一个清晰的发展脉络。今年六七月份,各大网站纷纷设立专题对山寨手机进行报道,山寨一词由此进入大众视线。而被概括成“狼性与创新”的山寨精神,很快衍生成为野火燎原般的山寨文化。在山寨产品进入制造业各个领域的时候,山寨文化也渗透到文化的每一个角落。10月份,在山寨周杰伦等山寨明星的推波助澜下,山寨影视剧、山寨话剧、山寨百家讲坛、山寨红楼梦、山寨春晚层出不穷。12月前后,中央电视台包括新闻联播在内的多档节目对山寨文化进行了持续报道,更让山寨文化由一种互联网文化衍变成影响范围更广的大众文化。
  山寨是“现象”而不是“文化”,在山寨文化火烧连营的时候,有人作出了这样的判断。的确如此,山寨是借互联网的环境繁衍生成的,它不过是之前无厘头文化、恶搞文化等各种网络文化的综合体,这个综合体被冠以山寨名义之后,仿佛对主流文化具备了更大的杀伤力而被人乐此不疲地使用,但从本质上,山寨仍然是一种短暂的文化现象,逐渐为主流文化所同化,似乎是它唯一的归宿。
  山寨文化的强大声势给主流文化带来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它对长期以来存在“假大空”现象的主流文化形成了合围状态。只是由于缺乏理论基础和生存根基所造成的自身的轻飘,难以从根本上对主流文化形成撼动。山寨文化的意义在于,它给为精英思维所充斥的主流文化提了一个醒,在追求文艺精品的同时,也要学会放下身段,去聆听人民的精神吁求,寻找自变的方式和渠道,不要走上背离群众的自毁之路。
  央视元旦晚会要打“山寨牌”,一度被称为主流文化对山寨文化敞开怀抱的一个标志。但最终元旦晚会放弃了这个决定,似乎说明主流文化对山寨文化仍有排斥之心。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是多种文化通过碰撞得到融合,急于对山寨文化进行意识形态上的拔高,反而会让它失去自身的活力和力量。2009年,山寨产品和山寨文化依然会密切地和人们联系在一起,不过山寨文化究竟价值几何,也许很快会有答案。
1.下列对“山寨文化”的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山寨文化是在互联网环境下产生的与主流文化相对峙的一种大众文化形态。
B.山寨文化对主流文化产生了显而易见的冲击,但尚不足以从根本上撼动主流文化。
C.山寨文化凭借一种“狼性与创新”的山寨精神,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
D.山寨文化由于缺乏理论基础和生存根基,本质上仍是一种短暂的文化现象。
E.山寨文化并不具备长久的生命力,其唯—的归宿必将是逐渐被主流文化所同化。
2.下列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A.山寨文化经历了一个“山寨—山寨精神—山寨文化”的发展过程。
B.山寨文化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影响深广。
C.山寨是一种文化现象,因此,它也是“文化”。
D.“山寨”和人们生活的联系紧密,但现在还无法确定其价值。
3.山寨文化能形成强大声势的原因有哪些?请根据原文加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山寨文化为主流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哪些积极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题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12分,每小题3分)
中国“现代书法”的新思考
书法并不代表古朽,书法应当融入当代。但是,面对现代社会电脑网络和印刷技术等方面的高速发展,已历经数千年沧桑的中国书法究竟出路何在?作为一种人人皆可参与的民族文化传统和视觉艺术形式,中国书法和汉字书写如何进入当代艺术,成为其他艺术形式的灵感激素和创作资源?在与当今世界风起云涌的各种艺术时尚的互动交融之中,传统的书法艺术最终将获得新生,抑或丧失自我?
针对这些问题,一些艺术家和学者从上个世纪以来即已开始从事相关的探索和研究。作为20世纪下半叶在中国及欧美等地华人圈中蓬勃兴起的一种艺术新潮,中国“现代书法”因其独特的民族性和国际性,近年来尤其成为海内外艺术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现代书法”作为一个约定俗成的称谓,至今仍被广泛采用。但实际上,从90年代开始,艺术家们已经逐渐超越了早期的“书法现代化”的单一逻辑,自觉地把中国书法作为一种本土化的当代艺术资源来实践和利用。
“现代书法”的发展和观念流变可以概括为三个主要的历史阶段。⑴“变书法”。它着眼于书法艺术形式上的变革与创新,基本观念是书法当追随时代。⑵“反书法”。书法在观念上具有较强的反叛性和颠覆性。⑶“用书法”。书法更多地是作为资源在当代艺术中实验和利用。作为元素,融入绘画、雕塑等其他视觉艺术形式之中;作为独特的文化符号,进入当代的观念艺术,如行为、装饰、影像、网络艺术等。但是在“现代书法”创作和研究推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惑,如“现代书法”概念模糊不清,缺少与外界的交流和合作等。
目前,在“现代书法”的研究中存在运动式操作现象。把一种艺术现象当作一种运动往前推进,可能会推进得太快。不断地把书法的形态变化、方式方法的变化作为书法演进的标志,就会忽视了每种新的形态自身还需要进一步壮大,还有很多的精神指向需要明确。书法的延续性(传统惯性)很强,而且与其他艺术不同,中国书法没有西方的参照系,因此应当根据其自身的逻辑与西方对话,不要简单地把“现代书法”中某些具有抽象痕迹的形态看成西方抽象主义的东西回应。
围绕书法艺术的现代走向和书法作为资源融入当代艺术的话题将会展开更多、更深入的新思考和新探索。
小题1:对中国“现代书法”应具备要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创作资源融入其他当代艺术中。
B.成为其他当代艺术形式的灵感激素。
C.保持中国书法的本土特色和延续性。
D.在观念上具有较强反叛性和颠覆性。
小题2:对“不要简单地把‘现代书法’中某些具有抽象痕迹的形态看成西方抽象主义的东西回应”一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书法艺术有其自身的艺术规律。
B.中国书法艺术应有西方文化参照系。
C.中国书法艺术不存在抽象的表现形式。
D.中国书法艺术不宜吸收西方抽象主义。
小题3:对“现代书法”研究中的“运动式操作”的理解,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运动式操作”可能会加快“现代书法”的研究与发展。
B.“运动式操作”会忽视每种新形态自身还需进一步壮大。
C.“运动式操作”将不利于“现代书法”研究的健康发展。
D.“运动式操作”将会造成很多新形态的精神指向不明确。
小题4: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现代社会电脑网络的高速发展,将使中国的传统书法艺术融入当代,走向世界,最终获得新生。
B.将中国书法作为一种元素,融入绘画、雕塑等其他艺术形式中,势必使中国传统书法丧失自我。
C.“现代书法”至今还只是一个约定俗成的称谓这一现状表明,“现代书法”的理论研究仍然滞后。
D.中国书法没有西方的参照系,因此,“现代书法”要融入当代,首先要建立西方的文化参照系。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一桥横卧坐千年
徐坤
①赵州桥,是记忆里一段琅琅上口的小学课文,是儿时图画书上一张暗淡发黄的黑白照片,是少年懵懂时被《中国石拱桥》美文引发的崇拜与景仰。模糊之中只记得树影婆娑,流水安静,一孔浑身印满岁月沧桑的古代石桥翩然纸上,静穆之极,在时光中踞守,灿然一段光阴流年。
②及至有机会走进河北赵县,走近天下闻名的赵州桥,才蓦然一惊,因它的巍峨庞大、气韵恢弘!赵州桥竟是这样一个由石头组成的庞然大物!即便是已经看过世界上许多钢梁混凝土的现代化跨江大桥、跨海大桥,仍要被眼前这座一千四百年前设计建造的石头桥所震惊。它朴拙,浑厚,流畅,动人,完美得像一帧画。
③沿着桥身古老的坡起缓缓而上,踩在冰凉的大青石桥板上,时光在脚下停滞。仿佛听见古老的洨河水激越的跳动,感受得到大桥心脏的沉潜与激昂。赵州,这河朔咽喉、京辇屏蔽之乡,是谁,可以一桥横卧坐千年?
④这座著名的跨河拱桥,它的厚重的大青石桥基,由二十八道拱圈拼成的大拱,大拱两边四个猫耳朵形状的“敞肩拱”,桥栏板上雕刻的姿态各异的游龙……都创造了中国古代桥梁史上的“第一”。如今呈现的,是它的现世,是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修缮的结果。桥下的赵州桥博物馆,才是它的前生。博物馆里,一块块各朝各代雕龙镌字的残破桥栏,按年代顺序排列,苍黄、苍凉而又苍茫。
⑤赵州桥,一座石头砌成的桥,它既被造于这个世间,就要无端无由无奈地经受一切,这是它作为一座桥的命运。难得的是它站住了,它留下来了。有它自己牢固的根基做底,有历朝历代的翻修养护做靠山,它才将运命延续了一千又四百年。千年功业,它修成了活化石——既是桥梁建筑史上的,也是人心的。
⑥如果赵州桥转世投胎,托生为人,一开口,他将告诉给我们什么?他的一生,经历过多少朝代的更迭、人事的转换,还是生命的轮回、解脱的无望?他这一生,有谁驾幸过,垂怜过,践踏过,唾弃过,爱抚过,珍存过?
⑦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地气出一方建筑。没有李春的智慧,就设计不出这样一座桥;没有工匠的心灵手巧,就打造不出这样一座桥;没有坚硬的石料,就留不下这样一座桥。没有历朝历代的养护和修缮,它也早已经化为一堆齑粉。山川壮阔,钟灵毓秀,名贤辈出。赵郡李氏,仅唐代就出宰相十七位,赵州历代进士不计其数。燕赵大地多俊杰,古来青史留姓名。
⑧赵州桥,这如华北大平原一样沉稳的桥,雄浑古朴。及至走近,方才明白,赵州桥,世世代代,苟活与闻达之间,在实用与鉴赏之间,出世与入世之间,以活化石的形态留下来,坚持下来,便是为了供人吃惊鉴赏把玩膜拜踩踏慨叹仰望唏嘘感怀的!
⑨“从来兴废如河水,只有长虹上青天。”赵州桥,你果然是一个奇迹!你就是赵郡李氏的第十八位宰相!“驾石飞梁尽一虹,苍龙惊蛰背磨空”,在璀璨的星空下,暗怀心事,无限转世轮回。
小题1:第①段和第②段同写赵州桥,主要的写作方法和侧重点有哪些不同?(4分)
小题2:赵州桥能“横卧坐千年”,有哪些方面的因素?(不超过25字)(4分)
小题3:本文指称赵州桥分别用了“它”“他”“你”,为何会有如此的变化?(6分)
小题4:请探究第⑤段画线句子蕴含着哪几层深意。(6分)



5、阅读题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音乐是一种心境。
②当朋友们告诉我,他们如何对交响乐、奏鸣曲、室内乐一筹莫展的时候,我这样对他们说。
③肖邦让黑白相间的钢琴键轻轻起伏,当清澈的和弦与如歌的旋律从中飞逸出来的时候,你有没有感受到他那一腔柔情?他在向你诉说一个流亡者的孤独,诉说爱情带来的惆怅,还有那莫名的、却永远弥漫于心头的雾霭……贝多芬让百十来人的大乐队轰然作响,当铿锵嘹亮的号角音调震撼整个大厅的时候,你有没有体会到那股英雄的豪气?他在向全世界宣告人类的理想,人类的力量,他伸出巨大的拳头,猛击在命运布下的锁链上!柴可夫斯基深情地唱起俄罗斯农民的曲调,他是在告诉你,那广袤的土地上,有着多么深重的、三套马车印下的辙迹。舒伯特也把一个独行旅人的背影,悄悄印在菩提树的绿阴间。你看到他了吧?别闭上你的心扉,瞧,他们正向你走来,凝视着你的眼睛,握住你的手。
④音乐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心境。
⑤很久以前,人们就懂得,对上帝齐声的赞颂和祈祷,有着多么不可思议的力量,他们的灵魂会因之震颤,也会因之归于安宁。于是,在一座座或简陋如石窟、或华丽如圣殿的教堂四壁中,回荡起和谐庄重的歌声。但如果步入今天世界各地的基督教堂,你可能会惊异地听到迥然不同的祈祷和赞颂——强劲的律动、狂热的噪音,混杂着爵士乐的布鲁斯音调……人群也不再是低头下跪、喃喃念诵的人群,而是无数向天空挥动着的黑色的、白色的、黄色的和棕色的手臂,是无数张渴望自由和欢乐的、热切的面孔。巴赫在他的乐曲中,以美妙的和谐、均衡、严谨体现了建立秩序、树立权威的“巴罗克”时代风貌,他引着你走进的,是宏伟壮丽、坚固精巧的殿宇。而柏辽兹却用《幻想交响曲》中狂热的音浪裹挟着你左奔右突,直到古曲的形式扭曲、变形、坍塌,然后,听他高唱挣脱灵魂桎梏、摧毁旧日城堡的浪漫主义赞歌。……循着音乐之声,不知不觉中,走进深邃而迷人的历史幽境中去,每一扇被你推开的大门后面,都有不同的歌声为你响起,那就是一代又一代人心境的回声。
⑥音乐是你自己的心境。
⑦在拥有了贝多芬、莫扎特、肖邦、柴科夫斯基这么多朋友以后,在穿越了历史的隧道,把无数充满了爱与恨的旋律装满行囊,这个时候,音乐就是你自己的心境。
⑧一个男孩告诉我,曾有一个黄昏,他和一个女孩静静地坐在湖边。只想坐坐,看看夕阳,不说什么。可不知从什么地方,传来了柴科夫斯基的钢琴曲《船歌》,他说,那旋律太美了,太脆弱了,让人只想依偎到一种温柔中去,于是——他后来有些怪怪地笑着说——爱情,主宰了那个黄昏。隔了很多日子,他再一次听到那首《船歌》,却无论如何也找不到那种让人不能自已的感觉了,为此他失落了好一阵。这个男孩选择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的日子,也很特别。那是一个夏日的中午,刚刚还晴朗如少女面庞的天空,只几秒钟便昏黄的可怖;卷着灰沙的狂风呼啸着钻进所有的门窗、楼道,到处是乒乒乓乓和措手不及的人们惊叫的声音。这个男孩从容不迫地把《命运》磁带塞进录音机,然后提到门口,旋到最大的音量,按下了放音键,刹时,整个楼里灌满了这伟大的、压倒一切的声音,窗外弥漫着的黄沙和东倒西伏的大树,也都变得非同寻常的壮观。那以后,他很久不敢再听《命运》,唯恐丢失了记忆中那惊心动魄的体验。
⑨这一幕幕体验犹如一幅幅画。有时候我真恨自己不是个画家,否则,我会用油彩把那种体验记录下来。比如听肖邦《雨滴》前奏曲时,我“看”到的——雨中繁茂葱翠的草木、乡村修道院屋檐的一角,那只淋湿了的、静静悬挂着的钟……还有内蒙古乌兰布托沙漠上,清冷的晨风中升起的朝霞,地平线那边一驾马车的剪影,赶车人悠长婉转的歌声……在听音乐的时候,你和我都可能是出色的诗人、画家、舞蹈家。
⑩一位指挥家在一次排练中对他的演奏员大声说:“音乐不在谱子里,它在你的心里!”我想,他的意思是让这位演奏员把自己的情感调动起来,进入一种心境,这样,他的琴声才能称之为音乐。同样,对我们这些听音乐的人来说,进入一种心境也是极其宝贵的。别怕那些交响乐、奏鸣曲、室内乐之类的名词,那只是作曲家所选择的、表达他们心境的某种形式而已。什么时候,你听见了他们在音乐中向你诉说的一切,什么时候,你获得了涌遍全身心的、无以替代的激情,我想,你就绝对是一位听音乐的内行了。因为你找到了他们的心境,也找到了你自己。
1.根据文意,解释下面两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每一扇被你推开的大门后面,都有不同的歌声为你响起。
(2)那旋律太美了,太脆弱了。
2.请分别解释以下两句话在文中的意思。
(1)瞧,他们正向你走来,凝视着你的眼睛,握住你的手。
(2)在听音乐的时候,你和我都可能是出色的诗人、画家、舞蹈家。
3.文章的结尾说;“什么时候,你听见了他们在音乐中向你诉说的一切,什么时候,你获得了涌遍全身心的、无以替代的激情,我想,你就绝对是一位听音乐的内行了。”这句话与开头第①②节的关系是什么?联系全文看,这句话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21.请联系全文,阐释“音乐是一种心境”的含意。



Tags:高考 语文 文学类文本阅读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答题技巧《名句名篇默写..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