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下面问题。 同诸隐者夜登四明山
施肩吾
注半夜寻幽上四明,手攀松桂触云行。
相呼已到无人境,何处玉萧吹一声。 注:施肩吾,字希圣。北宋道士。自号华阳子。生卒年不详。少年习佛,博学经史,工词章,后转而学道,隐居西山(在今江西南昌)学仙。
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心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写出了山高幽静的特点,诗人是怎样来表现这一特点的?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淡远超逸的心境。(意思相近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如梦令·白沙江上送贻上之金陵
王士禄 [清]
沙尾孤舟潮涌。手底离觞酒重。忽忽恼云帆,不似青骢堪控。如梦。如梦。昨夜短篷相共。
小题1:首句“沙尾孤舟潮涌”运用了以景衬情的手法,试析该句是如何衬情的?(4分)
小题2:贺裳在《皱水轩词筌》中认为张先《一丛花令》中“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诸句,是“无理而妙”。其实本词中也有看似“无理”,实则精“妙”的句子,请找出并阐述之。(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
①江潮汹涌壮阔之景,反衬孤舟离别的凄
本题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此题手法在题目中已经明确给出,答题时要将“景”和“情”答具体即可。景物要具体描写,情感要结合全诗理解分析,“白沙江上送贻上之金陵”可确定为送别诗,“不似青骢堪控”路上的危险不可预测,表现担心牵挂。
小题2:
试题分析:此题抓住题目中“看似‘无理’,实则精‘妙’”这句话去分析词中的语句,“无理”可以提醒我们看字面含义时违背常情的语句,然后确定并分析其中的巧妙,“妙”要分析手法、意象、情感主题。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余杭四月
(元)白堤
四月余杭道,一睛生意繁,
朱樱①青豆酒,绿草白鹅村。
水满船头滑,风轻袖影翻。
几家蚕事动,寂寂昼门关⑦。
【注】①朱樱:樱桃的一种。②昼门关:从蚕孵出到结茧期间,养蚕人家为防外人冲犯而终日紧
闭门户。
小题1:“一晴生意繁”中“生意”是什么意思?请结合全诗内容,简要分析“一晴生意繁”在整首诗中的作用。(5分)
小题2:诗的第二联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在写景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小题1:(5分)生意即勃勃生机之意(1分)。“一晴生
本题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词语内容概括诗歌中句子作用的题目,“生意”不应指现在的“生意”的意思,因为下文没有相关的描写或叙述,应为“生机”,诗句的作用应该看在诗歌的开头,开头如是景物描写应是铺垫、渲染或是奠定情感基调,但此句不是景物描写,所以应从“统领全诗”的角度去考虑,下面分别写自然风光的生机,后面写农家的生机,结合诗句内容分层列举即可。
小题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意境概括和表现手法的题目,景象概括主要是对诗句进行描述然后概括为描绘了一幅(时间)(地点)(景物特征)的图景,手法主要从抒情方式、变现手法和修辞的角度概括,一联又是景物描写一般为变现手法,主要是对比、衬托、渲染、动静、虚实等,本题主要是衬托、渲染,答题时注意结合诗句对手法的解释和效果。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词,做题。 小重山·端午
[元]舒頔(dí)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①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②。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注]①五色臂丝:荆楚风俗,端午节以五彩丝系臂。②沅湘:沅水和湘水。湘水支流中有汨罗江。?
从全词看,“空惆怅”和“无人解”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分别结合上阕和下阕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空惆怅:慨叹世人忙于节日的喜庆,而不理解或淡忘了端午节厚重的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江间作四首(其三)
潘大临①
西山通虎穴②,赤壁隐龙宫。
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③,天阔退飞鸿。
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注】 ①潘大临:(约1057~1106):字邠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②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③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
小题1: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4分)
小题2:从全诗看,作者向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请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拳”和“退”。(1分)用“拳”字形象地表现
本题解析:
小题1:这首诗大约作于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到元符元年(1098)之间,诗人是时隐居黄州。该诗从怀古开始,联想历史上的英雄借助这虎踞龙盘的形胜处所,建立盖世功业,如滚滚东去的万叠波浪一样流之无穷。后四句写眼前实景,写悠闲的白鹭、高飞云端的鸿雁,直抒自己对垂钓轻舟生活的羡慕。答题时要找出第三联中的传神字,即找诗眼,特别要注意其中动词的表现力。
小题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作者向往的生活中蕴含着作者的情感,而这种情感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体现的,要注意诗中意象闲适的特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