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考点特训(2017年必看版)(六)
2017-02-02 03:04:1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题文】下列各组词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荒芜人烟如愿以偿名列前矛休养生息
B.手屈一指共商国是绿草如茵优柔寡断
C.刻苦专研两全其美真知灼见只言片语
D.集腋成裘因噎废食不蔓不枝姗姗来迟


参考答案:【答案】D


本题解析:【解析】A芜—无 矛—茅B手—首C专—钻


本题难度:一般



2、语言运用题  一九二零年四月二十八号,北京大学为筹备中国首个五一劳动节,李大钊、陈独秀等人在李大钊先生的家中商量游行等事宜,当 时李大钊先生的家中挂着这么一副对联:“出研究室入监狱,南方兼有北方强。” 并约定在《新青年》第7卷第6期出版“劳动节纪念号”。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先生为《新青年》题字:“劳工神圣。”就知识分子的责任来评价所给材料。不少于200字。?????????????????????????????????????????????????????????????????????????
注明:陈独秀是南方人,李大钊是北方人。此副对联在这里是泛指南北方有良知的知识分子。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题文】下列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籍何以至此?        ②而燕国见凌之耻除矣       ③何为其然也?
④玉斗一双,白璧一双 ⑤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⑥夫晋,何厌之有?   ⑦毋从俱死也               ⑧凌万顷之茫然
⑨謇朝谇而夕替       ⑩有碑仆道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客有吹洞箫者       ?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而今安在哉?
?高余冠之岌岌兮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A ①③⑥?/②⑤??/⑦⑨⑩?/④⑧?? B ①③⑥?/②⑨⑩?/④⑧??/⑤⑦??
C  ①③⑥?/②⑨?/⑧???/④⑤⑦⑩? D ①③⑥?/②⑨??/④⑧??/⑤⑦⑩?


参考答案:【答案】D


本题解析:【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A.悄(qiǎo)然无声按捺(nà)不住不稂(láng)不莠
B.偃(yǎn)旗息鼓一抔(pōu)黄土拈(niān)轻怕重
C.殚(dān)精竭虑入不敷(fù)出有恃(shì)无恐
D.称(chèn)心如意杞(qí)人忧天乳臭(xiù)未干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B一抔(póu)黄土,C入不敷(fū)出,D杞(qǐ)人忧天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据经营者透露,近年来新兴的书吧,以其丰富的藏书,优雅的音乐,良好的服务让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慷慨解囊。
B.在改革浪潮刚兴起的时候,这一群中年人相遇相识在深圳;十年后他们又在西雅图萍水相逢,不禁心潮起伏。
C.如果遵从“好歌曲支撑好唱家”这个艺术规律,那么现在的电视歌手大奖赛,其实是舍本逐末的瞎忙活。
D.在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中,“孝道”代代相传,不绝如缕,因此对当今的广大青少年进行“孝”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析:
慷慨解囊”;毫不吝啬地拿出钱来帮助别人。针对别人,不对自己。B萍水相逢:比喻素不相识的人偶遇,用于初次相见D不绝如缕:形容声音微弱悠长,也形容情势危急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文言文阅读..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