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
姚平仲小传
[宋] 陆游
姚平仲,字希晏,世为西陲大将。幼孤,从父古养为子。年十八,与夏人战臧底河,斩获甚众,贼莫能枝梧。宣抚使童贯召与语,平仲负气不少屈,贯不悦,抑其赏,然关中豪杰皆推之,号“小太尉”。睦州盗起,徽宗遣贯讨贼,贯虽恶平仲,心服其沉勇,复取以行。及贼平,平仲功冠军,乃见贯曰:“平仲不愿得赏,愿一见上耳。”贯愈忌之。他将王渊、刘光世皆得召见,平仲独不与。钦宗在东宫,知其名,及即位,金人入寇,都城受围,平仲适在京师,得召对福宁殿,厚赐金帛,许以殊赏,于是平仲请出死士斫营擒虏帅以献。及出,连破两寨,而虏以夜徙去。平仲功不成,遂乘青骡亡命,一昼夜驰七百五十里,抵邓州,始得食。
入武关,至长安,欲隐华山,顾以为浅,奔蜀,至青城山上清宫,人莫识也。留一日,复入大面山,行二百七十余里,度采药者莫能至,乃解纵所乘骡,得石穴以居。朝廷数下诏物色求之,弗得也。乾道、淳熙之间,始出,至丈人观道院,自言如此。时年八十余,紫髯郁然,长数尺,面奕奕有光;行不择崖堑、荆棘,其速若奔马;亦时为人作草书,颇奇伟,然秘不言得道之由云。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及贼平,平仲功冠军冠军:在全军中居首位
B.都城受围,平仲适在京师适:恰好
C.厚赐金帛,许以殊赏殊:特别,特殊
D.朝廷数下诏物色求之物色:寻找(需要的人才或东西)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斩获甚众,贼莫能枝梧
至青城山上清官,人莫识也
B.宣抚使童贯召与语
他将王渊、刘光世皆得召见,平仲独不与
C.(贯)心服其沉勇,复取以行
乃解纵所乘骡,得石穴以居
D.平仲功冠军,乃见贯日
度采药者莫能至,乃解纵所乘骡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姚平仲是北宋末年的抗金爱国将领,小传在交代过主人公的身世后,先叙述姚的少年事迹。他十八岁即大败西夏,扬名西陲,但因“负气不少屈”而得罪了童贯,因而受赏不及其功。后去睦州平叛,事成,由于童的阻挠,“一见上”的愿望也未能实现。
B.接着记述平仲中年奇袭金兵的往事,重点写他“请出死士斫营擒虏帅以献”的壮举,而对他的偷袭失败又用了“连破两寨,而虏已夜徙去”来表示自己的惋惜之情。作者隐去姚急于求功,不等援兵到即急速出兵,结果被金兵发现,自己兵败逃亡的史实。
C.最后则记述了姚晚年的出世隐遁生活,无论是写姚骑青骡亡命,或是写他隐居后“朝廷数下诏物色求之,弗得”,还是写他八十余岁紫髯童颜,健步如飞,“秘不言得道之由”,都增添了这位“失败的英雄”的传奇色彩,表达了作者对他的仰慕之情。
D.作者将主人公置于“双向矛盾”(一是对战场上的敌人,二是对朝廷里的奸臣)中来刻画,不仅写出了他的事功,而且写活了他的性格,可谓大处落笔,形神兼备。而寓褒贬于客观的叙述之中的写法,则是大诗人诗歌创作技巧在传记写作上的“牛刀小试”。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平仲负气不少屈,贯不悦,抑其赏。(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亦时为人作草书,颇奇伟,然秘不言得道之由云。(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粗字的解释不同于其它的一项是 [???? ] A. 辍耕之垄上。
B. 怅恨久之。
C. 之虚所卖之。
D. 吾欲之南海。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程昱字仲德,东郡东阿人也。黄巾起,县丞王度反应之,烧仓库。县令逾城走,吏民负老幼东奔渠丘山。昱使人侦视度,度等得空城不能守,出城西五六里止屯。昱谓县中大姓薛房等曰:“今度等得城郭不能居,其势可知,今何不相率还城而.守之?且城高厚,多谷米,今若还求令,共坚守,度必不能久,攻可破也。”房等以为然。吏民不肯从,曰:“贼在西,但有东耳。”昱谓房等:“愚民不可计事。”乃密遣数骑举幡于.东山上,令房等望见,大呼言“贼已至”,便下山趣城,吏民奔走随之,求得县令,遂共城守。度等来攻城,不能下,欲去。昱率吏民开城门急击之,度等破走。东阿由此得全。
初平中,兖州刺史刘岱与袁绍、公孙瓒和亲,绍令妻子居岱所,瓒亦遣从事范方将骑助岱。后绍与瓒有隙。瓒击破绍军,乃遣使语岱,令遣绍妻子,使与绍绝。别敕范方:“若岱不遣绍家,将骑还。吾定绍,将加兵于岱。”岱议连日不决,别驾王彧白岱:“程昱有谋,能断大事。”岱乃召见昱,问计,昱曰:“若弃绍近援而求瓒远助,此假人于越以.救溺子之说也。夫公孙瓒,非袁绍之敌也。今虽坏绍军,然终为绍所禽。夫趣一朝之权而不虑远计,将军终败。”岱从之。范方将其骑归,未至,瓒大为绍所.破。岱表昱为骑都尉,昱辞以疾。
太祖临兖州,辟昱,以昱守寿张令。太祖征徐州,使昱与荀彧留守鄄城。张邈等叛迎吕布,郡县响应,唯鄄城、范、东阿不动。布军降者,言陈宫欲自将兵取东阿,又使氾嶷取范,吏民皆恐。彧谓昱曰:“今兖州反,唯有此三城。宫等以重兵临之,非有以深结其心,三城必动。君,民之望也,归而说之,殆可!”昱乃归,过范,说其令靳允曰:“闻吕布执君母弟妻子,孝子诚不可为心!今天下大乱,英雄并起,必有名世能息天下之乱者,此智者所详择也。
夫布,粗中少亲,刚而无礼,匹夫之雄耳。宫等以势假合,不能相.君也。兵虽众,终必无成。曹使君智略不世出,殆天所授!君必固范,我守东阿,则田单之功可立也。孰与违忠从恶而母子俱亡乎?唯君详虑之!”允流涕曰:“不敢有二心。”时氾嶷已在县,允乃见嶷,伏兵刺杀之,归勒兵守。昱又遣别骑绝仓亭津,陈宫至,不得渡。昱至东阿,东阿令枣祗已率厉吏民,拒城坚守。又兖州从事薛悌与昱协谋,卒完三城,以待太祖。太祖还,执昱手曰:“微子之力,吾无所归矣。”乃表.昱为东平相,屯范。(选自《三国志·程昱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便下山趣城,吏民奔走随之——趣:趋向,奔赴
B.君,民之望也——望:敬仰,此处作名词,敬仰的人
C.宫等以势假合,不能相君也——相:帮助,辅助
D.乃表昱为东平相,屯范——表:表扬,表彰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今何不相率还城而守之——归而说之,殆可
B.乃密遣数骑举幡于东山上——吾定绍,将加兵于岱
C.此假人于越以救溺子之说也——岱表昱为骑都尉,昱辞以疾
D.未至,瓒大为绍所破——微子之力,吾无所归矣
3.下面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东阿县丞王度叛乱,县令奔逃。程昱派人侦察情况,与薛房用计诱导民众,找回县令,防守县城,最终打败了王度。
B.兖州刺史刘岱遭受公孙瓒的威胁时,程昱劝说刘岱不要与袁绍决裂而亲附公孙瓒,认为刘岱与袁绍决裂而亲附公孙瓒是舍近求远的危险举措。
C.程昱到范县后,对县令靳允动之以情,晓以大义,分析利害,靳允深受感动,坚定了守城信心。程昱趁此良机,让靳允杀死氾嶷,将军队和守城之权交给了靳允。
D.程昱是三城防守的中流砥柱,其他人也发挥了重要作用。靳允听从程昱劝说,冒着亲人被杀的风险,一心守城,东阿县令枣祗率吏民拒城坚守。兖州府从事薛悌也与程昱出谋划策,三城吏民团结一心,共度危机。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县令逾城走,吏民负老幼东奔渠丘山。昱使人侦视度,度等得空城不能守,出城西五六里止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孰与违忠从恶而母子俱亡乎?唯君详虑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9分 每小题3分)
敬翔,字予振,同州冯翊人也。少好学,工书檄。乾符中,举进士,不中,乃客大梁。翔同里人王发为汴州观察支使,遂往依焉。
久之,发无所荐引,翔客益窘,为人作笺刺,传之军中。太祖素不知书,翔所作皆俚俗语,太祖爱之,谓发曰:“闻君有故人,可与俱来。”翔见太祖,太祖问日:“闻子读《春秋》,《春秋》所记何等事?”翔曰:“诸侯争战之事耳。”太祖日:“其用兵之法可以为吾用乎?”翔曰:“兵者,应变出奇以取胜,《春秋》古法,不可用于今。”太祖大喜,乃以为馆驿巡官。太祖与蔡人战汴郊,翔时时为太祖谋画,多中,太祖欣然,以谓得翔之晚,动静辄以问之。
太祖已破赵匡凝,取荆、襄,遂攻淮南。翔切谏,以谓新胜之兵,宜持重以养威。太祖不听。兵出光州,遭大雨,几不得进,进攻寿州,不克,而多所亡失,太祖始大悔恨。
太祖即位,以唐枢密院故用宦者,乃改为崇政院,以翔为使。翔为人深沉,有大略,从太祖用兵三十余年,细大之务,必关之。翔亦尽心勤劳,昼夜不寐,自言惟马上乃得休息。而太祖刚暴难近,有所不可,翔亦未尝显言,微开其端,太祖意悟,多为之改易。
太祖崩,友珪立。以翔先帝谋臣,惧其图己,不欲翔居内职,乃以李振代翔为崇政使。翔以友珪畏己,多称疾,未尝省事。
末帝即位,赵岩等用事,颇离间旧臣,翔愈郁郁不得志。其后,梁尽失河北,与晋相拒杨刘。翔日:“故时河朔半在,以先帝之武,犹不得志于晋。今晋日益强,梁日益削,陛下处深宫之中,所与计事者,非其近习,则皆亲戚之私,而望成事乎?臣虽惫矣,受国恩深,若其乏材,愿得自效。”岩等以翔为怨言,遂不用。其后,王彦章败于中都,末帝惧,召段凝于河上。是时,梁精兵悉在凝军,凝有异志,顾望不来。末帝遽呼翔曰:“朕居常忽卿言,今急矣,勿以为怼①,卿其教我当安归?”翔曰:“臣从先帝三十余年,今虽为相,实朱氏老奴尔,以臣之心,敢有所隐!陛下初用段凝,臣已争之,今凝不来,敌势已迫,欲为陛下谋,则小人间之,必不见听。请先死,不忍见宗庙之亡!”君臣相向恸哭。
翔与李振俱为太祖所信任,庄宗入汴,诏赦梁群臣。李振喜谓翔曰:“有诏洗涤,将朝新君。”邀翔欲俱入见。翔夜止高头车坊,将旦,左右报曰:“崇政李公入朝矣!”翔叹曰:“李振谬为丈夫矣!复何面目入梁建国门乎?”乃自经而卒。
??????????????????????????(《新五代史卷二一·梁臣传第九》有删节)
注:①怼:怨恨。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少好学,工书檄工:擅长
B.翔亦未尝显言,微开其端微:不明显
C.末帝即位,赵岩等用事用事:当权
D.则小人间之,必不见听见:看见
小题2:下列各组句中,分别表现敬翔“为太祖信任”和“有大略”的一组是(???)(3分)
A.①以谓得翔之晚
,动静辄以问之②以谓新胜之兵,宜持重以养威
B.①乃改为崇政院,以翔为使②翔亦尽心勤劳,昼夜不寐
C.①太祖意悟,多为之改易②臣虽惫矣,受国恩深,若其乏材,愿得自效
D.①卿其教我当安归?②陛下初用段凝,臣已争之
小题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敬翔考进士不中后客居大梁,由于生活窘迫,就到军队里给人写文书,因所写文书采用民间通俗语言,深受太祖喜爱。
B.太祖在取得接连的胜利后要进攻淮南,敬翔这时却极力劝谏阻止太祖,认为刚刚取胜的军队应该慎重行动,保持军威。
C.朱友珪称帝后,因为敬翔是先帝的谋臣,害怕他有对自己不利的地方,没有让他担任要职。敬翔就称病退职,更加抑郁。
D.梁国在失去河北之后,与晋军在杨刘对峙,敬翔在末帝面前说出怨言,指责赵岩等人的胡作非为导致国力一天天削弱。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从太祖用兵三十余年,细大之务,必关之。(3分)
译文:?????????????????????????????????????????????????????????????????????
(2)陛下处深宫之中,所与计事者,非其近习,则皆亲戚之私,而望成事乎?(4分)
译文:????????????????????????????????????????????????????????????????????
(3)李振喜谓翔曰:“有诏洗涤,将朝新君。”(3分)
译文:?????????????????????????????????????????????????????????????????????
5、单选题 下列加粗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游:游览
B.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制:形制、构造
C.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征:应验
D.上下肃然,称为政理——政理:政治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