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任意选其中的六小题,多选按前六题)
(1)亦余心之所善兮,_______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密《陈情表》)
(3)熊咆龙吟殷岩泉,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4)_____________________,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
(5)闻道有先后,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6)_____________________,画船听雨眠。(韦庄《菩萨蛮(其二)》)
(7)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____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醉花阴》)
(8)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_____。(龚自珍《已亥杂诗》)
2、单选题 下列有关《我的四季》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本文采用象征手法抒情说理,例如,“种子”在这里象征作者的后代。
B. 本文语言富有生活哲理,许多警句发人深思。
C. 作者不但善于选择极具象征意义的意象,而且还善于将这些意象组合到有情有景的场面里。
D. 课文标题“我的四季”将生命比作四季。
3、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一语未了,只听外面一阵脚步响,丫鬟进来笑道:“宝玉来了!”黛玉心中正疑惑着:“这个宝玉,不知是怎生个惫(bán)懒人物,懵懂顽童?”——倒不见那蠢物也罢了。心中想着,忽见丫鬟话未报完,已进来了一位年轻的公子: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tāo),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缎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项上金螭璎珞,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只见这宝玉向贾母请了安,贾母便命:“去见你娘来。”宝玉即转身去了。一时回来,再看已换了冠带:头上周围一转的短发,都结成小辫,红丝结束,共攒至顶中胎发,总编一根大辫,黑亮如漆,从顶至梢,一串四颗大珠,用金八宝坠角;身上穿着银红撒花半旧大袄,仍旧带着项圈、宝玉、寄名锁、护身符等物;下面半露松花撒花绫裤腿,锦边弹墨袜,厚底大红鞋。越显得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常笑。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看其外貌最是极好,却难知其底细。后人有《西江月》二词,批宝玉极恰,其词曰: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裤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贾母因笑道:“外客未见,就脱了衣裳,还不去见你妹妹!”宝玉早已看见多了一个姊妹,便料定是林姑妈之女,忙来作揖。厮见毕归坐,细看形容,与众各别: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yè)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宝玉笑道:“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贾母笑道:“更好,更好,若如此,更相和睦了。”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宝玉又道:“妹妹尊名是那两个字?”黛玉便说了名。宝玉又问表字。黛玉道:“无字。”宝玉笑道:“我送妹妹一妙字,莫若‘颦颦’二字极妙。”探春便问何出。宝玉道:“《古今人物通考》上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况这林妹妹眉尖若蹙,用取这两个字,岂不两妙!”探春笑道:“只恐又是你的杜撰。”宝玉笑道:“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偏只我是杜撰不成?”又问黛玉:“可也有玉没有?”众人不解其语,黛玉便忖度着因他有玉,故问我有也无,因答道:“我没有那个。想来那玉是一件罕物,岂能人人有的。”宝玉听了,登时发作起痴狂病来,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骂道:“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吓的众人一拥争去拾玉。贾母急的搂了宝玉道:“孽障!你生气,要打骂人容易,何苦摔那命根子!”宝玉满面泪痕泣道:“家里姐姐妹妹都没有,单我有,我说没趣;如今来了这们一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可知这不是个好东西。”贾母忙哄他道:“你这妹妹原有这个来的,因你姑妈去世时,舍不得你妹妹,无法处,遂将他的玉带了去了:一则全殉葬之礼,尽你妹妹之孝心;二则你姑妈之灵,亦可权作见了女儿之意。因此他只说没有这个,不便自己夸张之意。你如今怎比得他?还不好生慎重带上,仔细你娘知道了。”说着,便向丫鬟手中接来,亲与他带上。宝玉听如此说,想一想大有情理,也就不生别论了。 ——《林黛玉进贾府》
1.宝玉出场,作者对其两次进行肖像刻画。从作者服饰不厌其烦地描写中可以看出宝玉怎样的身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次对宝玉的肖像描写,作者在饰物上都突出了哪个特点?为什么这样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文段中,作者用了大量的整句,尤其一些对偶句用得精彩。试析下面两联在表意上的作用:第一联: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第二联: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风情,悉堆眼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宝黛初会时的心理活动,下列分析得不正确的几项是(? )
A.黛玉初见宝玉时觉得“像在那里见过一般”,宝玉见黛玉也觉得“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这就是说明了他们曾经见过面,产生了久别重逢之后的喜悦感。
B.黛玉和宝玉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这是心灵感应,是两人感情上的默契,为后来两人爱情的发展张本。
C.黛玉见宝玉时感到一“惊”,存于内心,因为黛玉原来听惯了别人对宝玉的评论:惫懒而顽劣。可是今日一见并非如此,自然便吃了一惊。再说黛玉初到贾府,须步步留心,所以只是内心想,而不敢说出来。
D.宝玉见黛玉时是一“笑”,现于外表。因为宝玉在贾府中是被娇纵惯了的,所以事事都毫无顾忌,好于表露。
4、其他题 根据课本填空。(8分)
小题1: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小题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小题3:??????????????????,听臣微志,?????????????,保卒余年。
小题4:朝驰余马兮江皋,?????????????。????????????,聊逍遥容与。
5、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夫列子御风而行,__________________ ,旬有五日而后反。(庄子《逍遥游》)
(2)__________________ ,来吾道夫先路!(屈原《离骚》)
(3)日月之行,若出其中;__________________ ,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4)土地平旷,__________________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陶渊明《桃花源记》)
(5)以古为镜,__________________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吴兢《贞观政要·任贤》)
(6)__________________ ,绕船月明江水寒。(白居易《琵琶行》)
(7)可堪回首,__________________ ,一片神鸦社鼓。(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8)__________________ ,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陈寅恪《王国维先生纪念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