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用》考点特训(2017年冲刺版)(六)
2017-02-02 03:11:51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2010年以来,令普通百姓印象深刻的是食品接力涨价的现象:从“蒜你狠”“豆你玩”到“姜你军”,再从“糖高宗”“油你涨”到“苹什么”,新词可谓层出不穷。
B.12月1日,主题为《亚太地区形势和中国政策》的首届“蓝厅论坛”研讨会在外交部南楼“蓝厅”举行。
C.巴赫的音乐,面对的是每个听者的心灵。它总是如微风细雨,悄然而来,轻柔曼妙;总是如涓涓细流,清清地、浅浅地流淌——稳定,安详,恬静,圣洁。
D.1月1日,中俄原油管道投入运行。中俄原油管道是中国四大油气资源进口通道之一,其他三条是中哈原油及中亚天然气管道、中缅油气管道、海上通道(船运石油和液化天然气)。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虽然他当时还不是什么成名的作家,但他那___________的文风,文章所蕴含着的真挚的情感,还是一下子吸引住了总编。
②大卫体格健壮,神态坚定,左手轻推肩上的投石带,在?投入战斗前的瞬间,他侧首注视左前方,目光如炬。从《大卫》___________以后,年仅26岁的米开朗琪罗被世人公认为最伟大的雕塑家之一。
③位居要职、权势在握的人物,大多要摆点阔;可是,与全国最大药用玻璃生产企业的老总柴文的相处中,我不仅没有这种感觉,___________觉得他像一个“布衣老总”。
④几天前,他刚刚被授予“优秀公务员”的荣誉称号,今天却因为受贿坐到了审判席上,这真是对这一荣誉称号的极大___________。
A.俭朴 面市 反而 诬蔑
B.简朴 面世 而且 污蔑
C.简朴 面世 反而 污蔑 ?
D.俭朴 面市 而且 诬蔑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语言运用题  仿照下面的示例,另选一个对象,写出有一定寓意的文字。(要求:抓住事物特点,句式相近。)
  示例:昙花——你特意在夜间开放,又在瞬间凋落,是不是向人们昭示:美丽常常是短暂的,惟其短暂才更可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例:玫瑰——你娇艳的花朵下面,却有着锋利的刺,是不是因为你懂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语言运用题  把下面散句变成整句。
天上一弯月,地上灯万盏。(改成整句)


参考答案:天上一弯月,地上万盏灯


本题解析:句式整齐,前后要一致。。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题文】日本非法“购买”钓鱼岛,公然侵犯中国领土主权,激起中国民众的不满和愤怒。我国多地民众自发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抗议活动。但令人遗憾的是,其间发生了一些不理性的行为,许多地方发生了打砸抢烧等恶性事件,严重扰乱了各地的社会治安。一些有识之士对此进行了谴责。
请你拟写一条两句话的宣传标语,号召人们理性爱国,合法表达抗议诉求。要求两个句子字数相等,每句不超过20个字。(4分)
                                                
                                                     


参考答案:【答案】①警钟长鸣,勿添国耻。理性爱国,反对暴戾。②爱国无需


本题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标语要求语言准确,结合这一事件表达一种爱国情怀。可以使用对偶的句式,可以采用对联的形式,从正反两面来谈。
考点: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准确、鲜明、生动。
点评:本题的题材比较新,用这一事件来引导学生理性爱国,引导学生有自己的立场和原则不失为一道好题。答题时一定要审读题干对内容和格式的要求,打打草稿,润色好了再抄到卷子上。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