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各题。
龙潭夜坐
明?王守仁①
何处花香入夜清,石林茅屋隔溪声。幽人月出每孤往,栖鸟山空时一鸣。
草露不辞芒屦湿,松风偏与葛衣轻。临流欲写猗兰②意,江北江南无限情。
[注]①此诗作于王守仁由贬所龙场驿起任南京太仆寺少卿的次年游滁州之时。②猗兰:即《猗兰操》,琴曲名。传为孔子所作,说孔子自卫返鲁,见到隐谷之中,香兰独茂,与众草为伍,因而感伤自己生不逢时。
小题1:诗中描摹了龙潭夜怎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5分)
小题2:本诗采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指出三种并结合诗句简要赏析。(6分)
参考答案:
小题1:诗中前三联着意描写夜里山中澄澈寂静的景象。(
本题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意境和情感。前三联写野外之景,多清凄,表现作者不得志的心境,也反映当时时政的萧条不如意,但是最后一联的无限情则表现作者的积极态势,并不会因失意而消沉,会继续努力,因为这片山河寄托着他太多的感情。首句花香暗含于良的《春山夜月》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寄情隐逸,实则是对楼台深翠微的无奈。石林茅屋让人联想温庭筠的《商山早行》鸡声茅店月,当时温庭筠出长安去南方做小官,心情郁郁,有对时政失望。第二联用典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是个青年得志,平步青云,而后看透政治纷扰,最终隐居终南山看云卷云舒的人,他有很多是诗都描写了隐居的恬静,比如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林深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这些与其说是享受隐居,不如说是失望与人世间的勾心斗角。第三联首句正确理解的顺序是不辞草露芒鞋湿,意思是,不怕草上有露即使沾湿草鞋,第二句于讲“松风吹解带”,有即使遭人不待见,也要这么做的意思。尾联第一句的 猗兰 用典孔子的《猗兰操》,据一些史料记载,《猗兰操》是孔子从卫国(也就是豫北地区)返回家乡鲁国时,感叹自己生不逢时,不被重用而表达的感受。而后语句是全诗的中心句,反用苏轼的“也无风雨也无晴”,而道有无限情,点明作者不会跟前面那些失意的隐居的人一样弃时事不管,独善其身,而是要继续做事。
小题2:
试题分析:一般认为,诗词“艺术手法”分为四个理解层面由低到高(字词-句子-段落-篇章),分别是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借代等)、表达方式(记叙、说明、描写、抒情、议论,诗歌中主要是描写和抒情)、表现手法(对比、衬托、象征、比兴等)、谋篇布局手法(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要先总述后分析。本诗运用到了表现手法(衬托),修辞手法(拟人、用典),表达方式(多种感官描写综合运用)等多种艺术手法,考生可以从中任选三点分析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问题。 春寒① ?
梅尧臣
春昼自阴阴,云容薄更深。蝶寒方敛翅,花冷不开心。
压树青帘②动,依山片雨临。未尝辜景物,多病不能寻。
【注】①这首诗写于庆历六年初春。当时作者支持的范仲淹革新政治活动(庆历新政)正处于低潮,个人生活中,妻子谢世后次子又病逝。②“青帘”指酒旗。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梅尧臣在艺术上注重诗歌的形象性,请结合颔联和颈联,分析作者是如何表现抽象的“春寒”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答:诗歌表达了作者内心感情的凄苦、心情的悲凉。诗人借景抒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列唐诗,解答问题。 白云泉
[唐]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注:此诗作于诗人任苏州刺史期间。
(1)第二句连用两个“自”字,有什么 www.91eXam.org作用?(2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这首诗最突出的艺术手法是什么?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4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强调了云水自由自在,逍遥惬意的情态。(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清诗,回答问题。(8分)
山?行
[清]姚范
百道飞泉喷雨珠,春风窈窕绿蘼芜。
山田水满秧针出,一路斜阳听鹧鸪。
小题1:第二句中的“窈窕”和“绿”用得新奇生动,请作简要分析。(4分)
小题2:这首诗的前两句和后两句各是怎样呼应题目的?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窈窕”一方面形容春风,化无形为有形,生动地
本题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清人姚范这首写景之作,何等鲜活洒脱,韵味独特。尤其是次句将本是形容少女形体的“窈窕”一词,用得既新且奇。至于到底是春风窈窕还是蘼芜窈窕,则又妙在尽可意会而难以言传。作者用“窈窕”一词形容春风,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草儿在春风中轻轻摇摆的美好姿态。“绿”则用为动词,写出了蘼芜草变绿的过程,突出了诗人此时欣喜的心情。
小题2:
试题分析:前两句作者先写以“飞泉”暗指“山高陡峭”。第两句用新奇生动的“窈窕”和“绿”写出了春风给人的美好感受和高兴的心情,突出了行在山中感受到的自然美。后两句诗人借景抒情,看山田秧,听鹧鸪鸟鸣,身临其境的感受到了农家的乐趣,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前后层意紧密相连,先写景后抒情,给人以诗意的美,令人欣赏,令人体悟。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正官]叨叨令
无名氏 溪边小径舟横渡,门前流水清如玉。青山隔断红尘路,白云满地无寻处。说与你寻不得也么哥,寻不得也么哥,却原来侬①家鹦鹉洲②边住。
[注]①侬:我 ②鹦鹉洲:此处为“渔父居处”的代称。
(1)本曲前四句运用丰富的意象勾勒出一幅美丽的自然图景,其中________意象体现出温润柔美的特征,而________意象则给人以飘逸渺远的感受。
(2)请结合全曲简要分析“却原来侬家鹦鹉洲边住”所蕴含的思想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流水 白云
(2)①点明渔父(隐士)居住的环境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