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一)
2017-02-02 03:16:0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按顺序排列下面几个句子,使其组成语意衔接的一段话,正确的一项是 [???? ]   为了求得诗中画面之美,王维调动了各种手段。_______________。前人说王维的诗“在泉为珠,着壁成绘”、“典丽靓深”等,都指出了他的诗特别富于视觉之美的艺术个性。
①他还善于敷彩,用色彩的涂饰活跃地晕染整个画面。
②如“逶迤南川水,明灭青林端”、“瀑布杉松常带雨,夕阳彩翠忽成岚”?等。
③他还着意在动态中捕捉光与色变幻不定的组合。
④如“山下孤烟远村,天边孤树高原”、“千里横黛色,数峰出云间”等。
⑤他善于表现景物的空间?层次,通过点睛之笔写出错落有致的纵深感和立体感。
⑥如“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燃”、“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等。
A.⑤②③④①⑥
B.⑤④③②①⑥
C.⑤②①⑥③④
D.⑤④①⑥③②



2、语言运用题  
补写《放焰火》(13分)
开头:“当、当……”时钟响了十二下,“噼哩叭啦……”千家万户放起了鞭炮,我也兴冲冲地拿了自己的烟花和鞭炮,跑了出去。
□□□□□□□□□□□□□□□□□□□□□□□□□□□□□□□□□□□□□□□
□□□□□□□□□□□□□□□□□□□□□□□□□□□□□□□□□□□□□□□
□□□□□□□□□□□□□□□□□□□□□□□□□□□□□□□□□□□□□□□
□□□□□□□□□□□□□□□□□□□□□□□□□□□□□□□□□□□□□□□
□□□□□□□□□□□□□□□□□□□□□□□□□□□□□□□□□□□□□□□
□□□□□□□□□□□□□□□□□□□□□□□□□□□□□□□□□□□□□□□
□□□□□□□□□□□□□□□□□□□□□□□□□□□□□□□□□□□□□□□
□□□□□□□□□□□□□□□□□□□□□□□□□□□□□□□□□□□□□□□
□□□
结尾:鞭炮还在响着,焰火还在喷着,它描绘出今年的繁荣昌盛,预示着来年的幸福无边。
要求:
①根据所提供的开头和结尾,展开联想与想像,补写中间的内容;
②补写部分要与所提供的开头结尾衔接得上;
③必须运用一种描写手法;
④补写200字左右。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我国现行的公费医疗制度,医患关系、病人的权利以及医疗事故鉴定仍然有许多亟待改进和完善。
B.在国庆六十周年展出的一系列图画作品,完全是由2009级文科班学生所创作的。
C.我们的高三最后能否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关键在于我们要有坚定的信念和刻苦拼搏的精神。
D.品读那暗黄的纸页上错落的诗行,不禁感叹,为什么斑驳的岁月并未使它绽放的意象生出铜绿,无涯的空间更未令它包含的信息在传递中蒙受损失?



4、阅读题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楚辞是屈原在楚歌的基础上再创造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新诗体。“楚辞体”又叫“骚体”,由屈原《离骚》而得名。
B.我国唐代出现了诗歌发展的高峰,诗人众多,流派纷呈,除了李白、杜甫两位大诗人外,还有边塞诗派的王昌龄、高适、岑参,田园诗派的孟浩然、王维、常建等。
C.白居易晚号香山居士,文学主张是“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长恨歌》是一首代表白居易最高艺术成就的长篇抒情诗。
D.杜甫的诗反映了唐由盛转衰的过程,被称为“诗史”,杜甫被称为“诗圣”,“三吏”“三别”是他的著名作品。



5、语言运用题  提取下列材料中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解释“端午节”。(不超过35字)
①端午节是我国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又称端阳节。
②端午节的时间是在每年的夏历五月初五这一天。
③端午节的起源说法不一,但大多认为源于纪念投汨罗江自沉的战国时楚国爱国诗人屈原。
④过端午节人们通常要赛龙舟,今年湖北就举行了龙舟竞渡活动,香港、澳门也派了代表队参加。
⑤过端午节时南方各省区人们通常要吃粽子,这是用箬叶包裹糯米而煮成的一种食品。
端午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名句名篇默..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