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和宋词,回答后面问题:
从军行
五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远。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诗中的“终不还”和词中的“归无计”,都传达出一种同样的矛盾是什么?。
(2)试从内容和主题入手,说说诗与词有哪些异同。
参考答案:
(1)爱国与思乡;(2)同:都描写了西北边塞将士们生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诗词,完成后面题目。
三月晦日偶题?????
秦观?????????????????????????
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点绛唇????
元好问
醉里春归,绿窗犹唱留春住。问春何处,花落莺无语。
渺渺予怀,漠漠烟中树。西楼暮,一帘疏雨,梦里寻春去。
小题1:《点绛唇》一词起句“醉里春归”与结句“梦里寻春去”颇有艺术韵味,请结合词句具体分析。(5分)??????????????????????????????????????????????????????????????
小题2: 词富情趣,宋诗多理趣。请从作品中作者对春逝态度的角度,分析秦诗之理趣、元词之情趣是如何表现的。(6分)
秦诗之理趣:?????????????????
元词之情趣:?????????????????
参考答案:
小题1:起句“醉里春归”深婉有致,“醉里”可见作者沉
本题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一要在读懂全词的基础上着重鉴赏首尾句,二要分析已给提示并依此确定答题的赏析角度:“颇有艺术韵味”的赏析角度:表达出“沉迷于春景”“无奈”的内容与情感及“奠定了全词的基调”的表达作用,突出惜春之情。
小题2:
试题分析:答此题首先要区分开“理趣”和“情趣”这两个概念。“理趣”指用生动具体的形象传达一个普遍而又深刻的道理。诗人借助诗中的形象,把所感所悟传达出来,既富有情趣,又深刻隽永,给人以哲理性的启迪。“情趣”指用生动具体的形象表达出诗人的感情和趣味,即寓情于景或借景抒情或融情于景。考生作答时要抓住词中重点字、词语来分析。此题考查对作品的整体赏析。从“理趣”与“情趣”的角度进行了提示,限定了“作者对春逝态度的角度”,这意味着解答本题,要注意整体把握其“理趣”与“情趣”,要在读懂作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赏析作者的思想情感。“如何表现”,应从题材内容与艺术手法两个方面加以思考赏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御街行·秋日怀旧
范仲淹
纷纷坠叶飘香砌①。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攲②,谙尽孤眠滋味。都来③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注释】①香砌:指花坛;②攲:qī,倾斜。③都来:算来。
小题1:请描述上阕呈现的场景。这个场景表现出什么样的气氛?(4分)
???????????????????????????????????????????????????????????????????????
小题2:本诗下阕以“愁”为核心,请分析词人在下片中是如何诉说内心的无尽愁苦的。(4分)
???????????????????????????????????????????????????????????????????????
???????????????????????????????????????????????????????????????????????
参考答案:
小题1:黄叶飘落香阶上发出的细碎的声响,主人公独坐楼
本题解析:
小题1:此题属于意境考查题,要抓住上阕的意象“坠叶”“ 玉楼”“ 银河”,描绘呈现的场景,再结合上述意象得出孤寒寂寞的氛围特点。
小题1:此题变相的考察手法,根据是“如何诉说内心的无尽愁苦的”,首先答出手法:夸张、细节描写、融情于景、直抒胸臆,再结合具体诗句分析,最后回答情感。手法1分,分析1分;答到一点两分,两点满分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金陵晚望
(唐)高蟾
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金陵图①
(唐)韦庄
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
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故城。
【注】①这是一首题画之作,诗人看了六幅描写南朝史事的彩绘,有感于心,挥笔题下了这首诗。
小题1:高诗前两句写景,试分析其表现手法和作用。(4分)
小题2:高诗说“一片伤心画不成”,韦诗却说“谁谓伤心画不成?”,各有何道理?(4分)
小题3:两首诗都是怀古咏史诗,表达了怎样的共同主题?(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1)采用拟人手法(1分),情景交融(1分)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写作手法。从伴、陪二字可是拟人手法,落日、浮云等意象景中含情,情中有景。答题时要答出写作手法及思想感情。
小题1:《金陵远望》一诗写秋天的傍晚,诗人登上金陵城头远望,只见浮云落日映照着这座古城,一股沧桑之感,涌上心头。这里所说的“一片伤心”即是就这种情绪而言。“浮云”“落日”是有形之物,丹青能画;而“一片伤心”,乃抽象感情,所以纵有丹青妙手,也难以描绘。韦庄的《金陵图》是一首题画之作,好像针对高蟾反驳,为什么画不成社会的“一片伤心”呢?只是因为一般的画家只想迎合世人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古代诗歌,完成题目。 鹧鸪天
(元代)魏初
去岁今晨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
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
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圆夜煮茶? (1)综观全词,“心事”具体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中用了哪种手法写“心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想家,想与家人团聚,安享天伦之乐;厌倦奔波与飘泊(仕途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