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常见题型》高频考点特训(2017年必看版)(二)
2017-02-02 03:24:01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写作题  作文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下面是关于“未知”的讨论:
甲:这个世界,有着太多的未知——未知的人、领域,未知的前程、命运……它们陌生神秘,莫测难解。明天,永远是未知的。
乙:昨天,有些东西也同样“未知”啊。“未知”,不等于“无知”,也不等于“不可知”。
丙:是的,“未知”二字,总令人充满好奇与期待。
丁:我恐惧“未知”。
戊:让我们将“未知”变为“已知”!
己:所有东西,一定要“知道”才有意思吗?
……
你对“未知”有着怎样的体验与感悟?请以此为内容,写一篇文章。
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文体自选(除诗歌外),文体特征鲜明,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第一步:审明是何种类型的作文。很明显,属于隐话题作文。第二步:审出话题。关键词定位法。一共是六个人的发言,每一个人的发言都代表一种对“未知”的看法,我们只要从中选出自己能够、乐于接受的观点作为自己文章的立意就可以了。譬如,我们可以把“未知,总令人充满好奇与期待”作为自己文章的中心论点,简化它,这个论点也就成了“未知很重要,它总令人充满好奇与期待”。——
范文:未知产生美
所有事物,一定要“知道”才有意思吗?
无数红学家曾哀叹于曹雪芹《红楼梦》后四十回的遗失,有人甚至梦想着回到过去,回到清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以“提篮春光看妈妈”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立意白定。②文体自选。③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④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 ①面对卑微与高贵的反差,主观与客观的碰撞,现实与理想的冲突,马加爵困惑了,失衡了,迷失了……由一位发奋图强的寒门子弟蜕变为记件式杀人的“屠夫”!(心海扬帆论坛一网友)
??????? ②有勇气来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有度量接受不可改变的事情,有智慧来分辨两者的不同。从成功里得到自信和快乐,从自信里得到快乐和成功,从快乐里得到成功和自信。快乐比成功更重要!(微软全球副总裁微软亚洲研究院首任院长李开复)
??????? 在生活中,差别是永远存在的,而每个人的能力总是有限的。我们在矛盾面前,如何既不失执著追求的精神,又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一份快乐的心情?以“心理的失衡与平衡”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写作题  作文、旅居德国的摄影家王小慧说:“能创造性地工作是我最大的享受。”女足明星温利蓉说:“每天睡一个懒觉,几乎是我最大的享受”。有人以仕途得意为享受,有人以寄情山林为享受。什么是享受,真是见仁见智,耐人寻味。你是如何看待享受的?
  请以“享受”为话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3月27日晚8时30分至9时30分,世界许多地方都将在这一刻熄灯一小时”——始于2007年澳大利亚悉尼的“地球一小时”活动,是一项著名的旨在携手全球民众共同关注气候变化的环保活动。2008年,“地球一小时”迅速发展成为全球性的活动,有超过35个国家、多达5000万民众参与其中。2009年,“地球一小时”首次来到了中国,得到北京、上海、香港等十余座城市的积极响应与参与。据了解,今年全球共有6000多个城市、超过10亿人参与到“地球一小时”活动当中,同时享受这个美丽的“黑暗时刻”。
作为白炽灯最大的生产国和消费国,我国照明用电量占全国总用电量的12%,我国去年照明用电量高迭4100亿千瓦时,相当于英国全国一年的用电量。如果全国13亿人平均每人更换一只白炽灯,相当于每年节约电力650亿度,远超过三峡水电站一年的发电量;同时可以节约大量的煤炭和水资源,并能减排二氧化碳6500万吨、二氧化硫200万吨。
一个人熄灯一小时,或许微不足道;但每人熄灯一小时,将积溪成流。虽然只是一小时,却减少了大量的碳排放;从每件“小事”一点一滴做起,就能让城市里的星空更灿烂、空气更清新,使我们生存的环境更加美好。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无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常见题型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文学类文本..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