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________________? , 谣诼谓余以善淫。(《离骚》)________________ ,驰椒丘且焉止息。(《离骚》)
(2)浔阳江头夜送客,________________ 。(《琵琶行》)? ________________ ,此时无声胜有声。(《琵琶行》)
________________ ,血色罗裙翻酒污。(《琵琶行》)________________?,满座重闻皆掩泣。(《琵琶行》)
2、阅读题 阅读卞之琳的《断章》,完成下面题目。
断章
卞之琳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小题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中形象地揭示了人与“风景”的关系;人不仅是“风景”(即大自然)的组成部分。而且是“风景”的重要组成部分。“风景”里有了“人”,“风景”才会有灵气,才更生动。
B.人不自觉地充当了景中的人而被他人欣赏,人也不自学地成了别人梦境的装饰,在人生的舞台上,人往往想成为主动者,孰料常处于被动地位。
C.全诗四行,分为两个段落,分别静态地呈现一幅画面:一是白天的景象,一是夜晚的景象,诗歌在一种被分割而又体现出统一的生活时空上创造意象,这种构思方式取得了以少胜多,以简写繁的艺术效果。
D.在“楼上人”的眼里,“你”比“风景”更美;在“楼上人”的心目人,“你”的皎洁妩媚胜过了“明月”。全诗虽无一个“美”字,而“美”的形象却从读者的想象中凸现出来。
小题2:对这首诗主旨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表现了一种被别人或社会当作装饰品的深沉的人生悲哀。
B.这首诗以超然而珍惜的感情,写了一刹那的意境,寄寓了深刻的哲理。
C.这首诗表现了人物、事物间息息相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
D.这首诗以两幅优美的画面隐喻,暗示着人生中许多“相对”的关系。
3、单选题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有一副对联为:“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该联所写对象是陆游。“悲黍”即姜夔《扬州慢》中“黍离之悲”,此处表达了陆游对百姓遭乱的同情。
B,《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它主要是屈原的作品,开创了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先河,由西汉末年刘向搜集整理。
C,古代诗是相对于近体诗而言的,有以《诗经》为代表的四言古诗,以《古诗十九首》为代表的五言古诗以及杂言古诗;而近体诗是唐代及以后创作的律诗绝句的统称。
D,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影响极大。著有《苏东坡全集》《东坡乐府》等。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长安秋望
赵嘏
云物①凄凉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②不归去,空戴南冠③学楚囚。
【注】①云物:云雾。②鲈鱼正美:晋张翰因思念家乡的鲈鱼美食而辞官回乡。③“南冠”:典出《左传》,释义有三,一为俘虏的代称;二是泛指南方人之冠;三是借指南方人。
小题1:试分析颔联的意境和写景的技巧。(6分)
小题2:本诗表达的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
5、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昭君怨 郑域
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
小题1:上阕吟咏的对象是什么?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3分)
小题2:请具体分析下阕运用的艺术手法及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