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四)
2017-02-02 03:43:21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题文】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4分,只填序号)
①爱迪生发明了电灯后,白昼与夜晚的差异变得模糊。
②于是,人们愈发怀念那些由日月星辰掌控时间的美好年代。
③他们根据日月运行的天文周期,创造了“年、月、日”的概念。
④早在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就仰望星空,祈求窥探时间流逝的秘密。
⑤工业化的生产线,更让每一天都变成日程表上同质化的数字,高效而索然无味。
⑥各类活动便次第进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既简单又自然。
                                            


参考答案:【答案】④③⑥①⑤②


本题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 ④③⑥为爱迪生发明电灯之前的人们的生活,①⑤②为爱迪生发明电灯之后的人们的生活。现根据词语照应、时间顺序等即可得出答案。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各句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以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的读书生活为背景,展现了以毛泽东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青年风华正茂的学习和生活故事。
B.登上仰慕已久的泰山,同学们眼界大开,他们一会儿俯瞰脚下的云雾松柏,一会儿举目仰望远处的落日归鸟,指点江山,心情澎湃。
C.美国人是绝对不会轻易放弃在东欧国家部署反导弹系统战略计划的,因为美国此举本来就是“项庄舞剑 意在沛公”。
D.著名歌唱家刘欢演唱的蜀军为诸葛武侯举哀时响起的那首《赞诸葛》真是长歌当哭,如泣如诉,让人潸然泪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语言运用题  课堂辩论时,要求围绕论题“容貌对人的影响”发言。阅读示例,按要求各仿写一句话。(4分)
要求:恰当使用比喻,语言生动贴切。
示例:
正方:好容貌就像一块磁石,能让你更有吸引力,带来更多机会。
反方:好容貌只是一副好牌,好牌只表明有取胜的机会,却不一定能赢得成功。
正方:?????????????????????????????????????????????????????????????????????
反方:?????????????????????????????????????????????????????????????????????


参考答案:正方:好容貌就像一张畅通无阻的通行证,能为你消除行走的阻隔,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仿写的题目,仿写有嵌入式仿写、续写式仿写、命题式仿写和开放式仿写几种形式,仿写题的关键是明确题干的要求和对例句的分析,例句如是单句主要分析句子结构,如是复句主要分析分句之间的关系,要做到句式和例句一致,仿写题大多数都要考修辞,因此对修辞手法的运用一定不要忽略。此题是续写式仿写,注意“比喻”的修辞的运用。


本题难度:一般



4、语言运用题  【题文】仿照下面已给出的句子,在横线处填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排比句。(2分)
友情是一束花,四季不败,清香永远;                                  
                              


参考答案:【答案】友情是一盏灯,照亮黑暗,伴你前行 


本题解析:【解析】本题只要将友情比喻为一种事物,比喻贴切,结构上大体相同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题文】阅读下面的《红楼梦》一段判词,回答问题。
下面是“金陵十二钗正册”中的一段判词,暗指《红楼梦》中一个女子的命运。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请指出此女是谁,并简述她的身世与命运。


参考答案:【答案】(1)这个女子是贾探春(1分)。她是贾政与妾赵姨娘所


本题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回答此题,要在记忆中搜索关于名著的情节,然后仔细阅读个选项表述,确定其有无错误。题中,这个女子应该是是贾探春。她是因为是庶出,所以等级观念特别强烈,在抄捡大观园时表现得尤为突出。她志向高远,精明能干,面对贾府大厦将倾的危局,她想用兴利除弊的改革来挽救,但又身逢末世,才志不能得到充分发挥,最终也只得远嫁他乡。
考点:识记文学名著的主要内容、叙述文学名著的故事情节,能力层级为A。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