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六)
2017-02-02 03:43:41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题文】下列句子修辞运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
A.欢笑盛开在眼睛、尾毛上,心啊,要从嘴里跳出。
B.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青年人,珍重地描写吧,时间正翻着书页,请你着笔!
C.无数条淙淙流淌的小河就像大地上的脉搏一样在不停地流动着、跳动着。
D.头发梳得光,脸上搽得香。只因不生产,人人说她脏。


参考答案:【答案】C


本题解析:【解析】脉博只会跳动,不会流动,用以比喻小河,不妥(A用夸张;B用拟人;D用对比)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题文】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发 、 懊悔、侮、 风雨如晦、人不倦
B.疏裂、 巡、 日月如梭、 怙恶不
C.角 、 丽、 岖、 马可待、 风光
D.弹劾、薄、 隔阂、下之围、 言简意


参考答案:【答案】B


本题解析:【解析】 A项,加点字读音依次为:méi,huǐ,wǔ,huì,huì;B项,加点字读音依次为:jùn,cūn,qūn,suō,quān;C项,加点字读音依次为:jī,qǐ,qí,yǐ,yǐ;D项,加点字读音依次为:hé,kè,hé,gāi,gāi。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 (3分)
  ①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②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
  ③当面不说,背后乱说,开会不说,会后乱说。
  ④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
  A?明喻 设问 对比 对偶    B?对比 设问 对偶 明喻
  C?对偶 设问 对比 明喻    D?对偶 对比 设问 明喻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析:
对偶 设问 对比 明喻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 A.内幕交易,是指上市公司高管人员、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和行政审批部门等知情人员,利用工作之便,在公司并购、业绩增长等重大信息公布之前,泄露或者利用内幕信息买卖证券谋取私利的行为。
B.一些资本市场内幕交易案件参与主体复杂、交易方式多样、操作手段隐蔽、查处工作难度很大。
C.据介绍,“11·15”火实发生时,上海胶州路728号大楼正在实施今年的静安区政府实事工程——节能综合整治项目。
D.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昨天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确定了四项政策措施,其中包括“必要时对重要的生活必需品和生产资料实行价格临时干预措施”。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题文】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首先,儒家所宣扬的“礼”究竟是不是“人与人在人格上的平等”?              
①这一点,从西汉大儒扬雄指斥“庶人田侯田,处侯宅,食侯食,服侯服”的社会为“法无限”的混乱世界,更能得到说明
②因为人格的平等不仅立基于道德的平等,而且立基于权利的平等,特别是追求幸福的权利的平等
③其实,儒家虽然承认所有的人在追求道德上是平等的,但却否认人格的平等
④秋风先生引述的《礼记·曲礼》中“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虽负贩者,必有尊也,而况富贵乎”一语,实际上并不能证明“儒家坚持人与人在人格上的平等”
⑤恰恰相反,“虽……而况”云云,正表明儒家坚持“负贩”的平民百姓虽然也有一定的尊严,但并没有“富贵”者拥有的全部尊严
⑥而儒家恰恰坚持人的社会等级性,坚决反对不同等级的人可以有平等的权利

A.③②⑥④⑤①
B.③⑥②①④⑤

C.④⑤③②⑥①
D.④⑤①③②⑥


参考答案:【答案】A


本题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③中的“其实”,直接承接上面的问题,应作第一句;②⑥用“因为”交代上文结论的原因;④⑤举例反驳前文观点;①注意“这一点”和“更能得到说明”一语,宜作尾句。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