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用》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二)
2017-02-02 03:44:01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与普及,除了给我们以崭新的视听享受以外,还创造了许多崭新的语辞,单由“因特网”,就生出了“网吧、网民、网友、网址、网恋、网页、网虫、网上书店”等等。
B.去年以来,由于日方在对历史问题的认识和钓鱼岛的问题上接连采取错误的举措,使中日关系正常发展受到严重干扰。
C.在历史研究中,搜集史料不容易,鉴定、运用和整理史料更不容易。中国过去的大部分史学家,主要的功夫用在几这方面。
D.在本次活动中,许多胖哥胖姐认为,当今社会对胖人有一些偏见,认为胖人笨,胖人智商低等,主要是因为对胖人缺乏了解。他们希望能够举办一些活动,充分展示胖哥胖姐的风采,让全社会对胖人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缺宾语中心语,应在末尾加“词汇”一词;B缺主语,删“由于”; C语序不当,应该为“整理和运用”。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成语典故和传说中的相关的历史人物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①望帝啼鹃   ??②苌弘化碧   ③六月飞霜  ? ④亢旱三年
A? ①邹衍 ????????? ②苌弘 ????????? ③燕惠王 ????? ④东海孝妇
B? ①邹衍 ????????? ②庄周 ????????? ③燕惠王 ????? ④窦娥
C? ①杜宇 ????????? ②苌弘 ????????? ③邹衍  ????? ④东海孝妇
D? ①杜宇 ????????? ②庄周 ????????? ③邹衍  ????? ④窦娥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典故的识记及积累。这些典故都出自《窦娥冤》。


本题难度:简单



3、语言运用题  【题文】仿照例句,再续写两个句子,注意与例句的结构和修辞手法相一致。(5分)
春天的雨,细腻而轻柔,给山野披上美丽的衣裳;
夏天的雷,迅疾而锰烈,为生命敲响热烈的战鼓;
秋天的风,                            ;
冬天的雪,                            


参考答案:【答案】(秋天的风)凉爽而惬意,为落叶送去温馨的问候


本题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这类题,应先判断例句的句式及修辞特点。从句式看,例句是一个简单复句。我们以第一句为例进行一下分析。前一个分句是:春天的雨,细腻而轻柔。结构为:偏正短语+并列短语。后一个分句(主语承前省)是:(春天的雨)给山野披上美丽的衣裳。结构为:状语(介宾短语)+ 动词+宾语(偏正短语)。从修辞手法看:例句采用了拟人的手法。因此,仿写的句子必须符合这些特点,并尽可能在字数上与之相等。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有些作家背离了大众的欣赏习惯,弄些非驴非马的东西,却自诩是在搞探索和实验。
B.近几年来,世界各地频繁发生气候异常现象,其影响范围、持续时间和危害程度比过去都严重得多。
C.加强对学生安全意识的教育,是当前非常至关重要的事。
D.经过大家几天来的教育,终于使他认识到了自己的缺点并决心改正。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析:
题属稍难题,主要考核辨析语病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龙”的英文“Dragon”,在西方世界被认为是一种充满霸气和攻击性的庞然大物。“龙”的形象往往让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了甚少的外国人片面而武断地产生一些不符合实际的联想。“龙”在内的一些中国历史和文化了解甚少的外国人片机而武断地产生一些不符合实际的联想。“龙”在内的一些中国形象标志也往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容易凝聚成为现代化建设最大的财富。开发人的内在动力,产生文化效应,大幅度提高民素质、各种文化形态随之融汇渗透、辐射四方。
这段话直接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
A.物质层面的财富是城市建设可感可触的基础
B.历史文景观作为城市建设的新视点的观念尚验证为人们接受
C.文化建设是城市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
D.历史文化遗产有益于提升城市的精神品质和塑造城市的风貌形象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