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对下面一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思?念
舒婷
一幅色彩缤纷但缺乏线条的挂图/一题清纯然而无解的代数/一具独弦琴,拨动檐雨的念珠/一双达不到彼岸的桨橹??????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夕阳一样遥遥地注目/也许藏有一个重洋/但流出来,只是两颗泪珠。/呵,在心的远景里/在灵魂的深处
A.诗的第一节迎面而来的是“挂图”“代数”“琴”“桨橹”四个意象,它们打破了界限把几种“思念”紧紧联系在一起,使诗产生朦胧、深远的意境。
B.“思念”虽是抽象的思维,无法具体把握的感觉,但是我们通过这四个意象,分明看到了人物因思念而产生的焦灼、烦躁、惆怅、失意等情思。
C.二节通过两个比喻说出了时间的缓快和距离的遥远,含蓄曲折地写出了“思念”的那种焦灼感受和迫切感受。
D.全诗写“思念”,却不著一字,言约意丰,将诗人的那种直率、坦诚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清楚明了。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7分)
踏莎行
【清】周之琦①
劝客清尊,催诗画鼓,酒痕不管衣襟污。玉笙谁与唱消魂?醉中只想懵腾去。
绮席频邀,高轩惯驻,闷来却觅栖鸦语②。城头一角晋阳山,怪他青到无人处。
【注】①嘉庆十八年,周之琦曾奉差赴山西。这首词写于此番山西之行。
②栖鸦语:谦辞,比喻稚嫩拙劣的文字。
小题1:上片“劝客清尊,催诗画鼓,酒痕不管衣襟污”描绘了怎样的场景?其作用是什么?(3分)
小题2:结合下片,谈谈“闷来却觅栖鸦语”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描绘了主客觥筹交错,击鼓赋诗,(饮酒赋诗1分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考点,能力层次为D,侧重“鉴赏评价”能力的考查。本题在鉴赏过程中,要抓住诗歌里的意象,在此基础上感悟景物描写的特征,解答时一定要注意与诗句的结合。
小题1:本题考查“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考点,能力层次为C,侧重“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宋词,回答后面问题。
陆 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⑴ 词中上下阙各写了什么内容?(2分)
??????????????????????????????????????????????????????????????????????????????????
⑵ 这是一首咏梅的词,其实也是陆游的自喻之作,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5分)
??????????????????????????????????????????????????????????????????????????????????
????????????????????????????????????????????????????????????????????????????????
参考答案:
⑴上片写梅花的遭遇(艰难处境):它植根的地方,是荒凉
本题解析:这首《卜算子》,作者自注“咏梅”,可是它意在言外,象“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濂溪先生(周敦颐)以莲花自喻一样,作者正是以梅花自喻的。
陆游曾经称赞梅花“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落梅》)。梅花如此清幽绝俗,出于众花之上,可是如今竟开在郊野的驿站外面,紧临着破败不堪的“断桥”,自然是人迹绝少、寂寥荒寒、倍受冷落了。从这一句可知它既不是官府中的梅,也不是名园中的梅,而是一株生长在荒僻郊外的“野梅”。它既得不到应有得护理,也无人来欣赏,随着四季代谢,它默默地开了,又默默地凋落了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鉴赏下列三首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题乌江亭》
(唐)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咏项羽》
李清照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一九四九年四月
钟山风雨起仓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
小题1:杜牧和李清照对项羽的评价迥然不同,分别说明二人对项羽自刎的态度及其持此态度的原因(6分)
小题2:毛泽东的诗写于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渡过长江,占领了南京。可是在此前,蒋介石却存在国共两党划江而治的阴险居心。请结合这一背景和鸿门宴的故事,解释“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深刻含义。(5分)
参考答案:
小题1:杜牧:对项羽自刎持否定态度。因为胜败乃兵家常
本题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需在仔细研读这两首诗歌的基础上进行。《题乌江亭》诗由项羽兵败自刎之地兴发感慨,对项羽不能忍辱负重总结胜败教训予以批评与讽刺,并对其雄图大业归于覆灭深表惋惜。本来,楚汉相争,早成既成历史,而此诗却别出新解。杜牧的态度很明确,他认为项羽不该自刎而死,应该等待时机,卷土重来。易安居士和太史公一样孤苦,丈夫去世,国破家亡,对太史公笔下的项羽这样的好男儿深表同情,其实文中态度明确,肯定项羽自刎表现了他的骨气,是顶天立地的大丈夫。
小题2: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需在仔细研读这首诗歌的基础上进行。背景明确: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即在西起江西湖口、东至江苏江阴的一千余里的战线上强渡长江,并于四月二十三日占领国民党反动政府的“首都”南京。鸿门宴的故事更是含义深刻,结合二者可分析出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合理组织语言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
长安秋望?? [唐]赵嘏
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小题1:“鲈鱼正美不归去”是用典,含蓄地表达了哪两种情感?辛弃疾在他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一诗也用了这一典故,请补写完整辛诗中的这一名句。(4分)
答:情感:????????????????;????????????????。
辛弃疾的名句:??????????????????,尽西风,????????????
小题2:诗人杜牧对赵嘏这首诗的颔联赞叹不已,并因此戏称赵嘏为“赵倚楼”,请从景与情的关系的角度赏析此联的妙处。(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1)情感:思乡;归隐。(2分)名句:休说鲈
本题解析:
小题1:结合“残星”“雁”“长笛”以及“鲈鱼正美不归去”的用典,理解情感为“思乡;归隐”。
小题1:此诗的景与情的关系是借景抒情,结合“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赏析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