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八)
2017-02-02 04:07:2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高中语文教材中许多作者或人物,常常会引发我们的思考,成为我们的精神坐标。请仿照例句,
写两句话。要求:①句式一致,②至少运用—种修辞手法,③体现人物的精神特点。(6分)
例句:读桑地亚哥,我懂得了,人即使折断了翅膀,也能在理想的天空中飞翔。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作者或人物为课内且体现人物的精神特点1分;修辞1分;句式1分。每句3分,两句6分。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各项,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昵 nì 亲昵拈 niān 拈轻怕重 酿 niàng 酝酿yùn
B.嗫 niè 嗫嚅rú宁 nìng 宁可忸 niǔ 忸怩
C.呕 ǒu 呕心沥血 葩 pā 奇葩迫 pǎi 迫击炮
D.蹒 pán 蹒跚畔 pàn 河畔滂 páng 滂沱tuó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滂 pāng 滂沱tuó


本题难度:简单



3、语言运用题  【题文】把下面几个较短的句子改成一个长单句。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6分)
(1)重大经济犯罪嫌疑人李东哲已于近期从加拿大回国投案自首。
(2)李东哲在2000年至2004年间涉嫌票据诈骗。
(3)李东哲伙同他人骗取多家单位的巨额资金。
(4)李东哲及相关涉案人员于2004年12月潜逃境外。


参考答案:【答案】在2000年至2004年间,伙同他人骗取多家单位的巨


本题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把几个较短的句子改成一个长单句,也就是要变成一个复杂的单句,因此做题时就要分析一下所给的几个比较短的句子,找出句子的主语、谓语和宾语,并确立是哪个部分可复杂。从所给的这几个短句子来看,其主语应是“李东哲”,并且主语部分复杂。这样基本可确立第一句为基本句:李东哲已于近期从加拿大回国投案自首,⑵⑶⑷句三个较短的句子可作主语李东哲的修饰语。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什么是成功?什么是失败?只有实践待答复。
B.不论是潭、是溪、是井台,还是泉边,凡带水的地方,都坚持着冰块、冰溜、冰渣……
C.荔枝的肉大多数白色半透明,说它"莹白如冰雪",完全正确。
D.树的动,显出小屋的静,树的高大,显出小屋的小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项将两个问号改为逗号。B项将“潭”“溪”后面的顿号改为逗号,因为“是潭”“是溪”分别是两个句子。D项两个句子是从不同的方面来谈,是并列关系,所以“静”后面的逗号应改为分号。)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有的父母教育小孩子不要随意拣别人丢弃的东西,防止被人敲诈。让孩子路不拾遗的做法我不敢苟同,因为这会让孩子从小就心灵冷漠。
B.阿富汗发生了多起人质被塔利班绑架的事件,而7月19日韩国23名人质遭绑架更惊动世界。一叶知秋,阿富汗的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塔利班的力量在重整壮大。
C.从最近发生的“三鹿奶粉”事件我们不难看出:一些领导干部置国家利益而不顾,肆意妄为,不融入基层,不融入群众,不全心全意为国家谋福利,终免不了受到党纪国法的处分。
D.学术界的于丹与易中天都很红火,闹得大江南北满城风雨,他们用通俗生动的方式讲授深奥的国学,让国学走出了书斋而倍受追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路不拾遗,指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捡走。形容社会风气好。B.一叶知秋,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此处使用不符语境,没有注意程度的深浅。惊动世界的事情,就不是小事情,细微的事情了。D.满城风雨,指城里到处刮风下雨。原形容重阳节前的雨景。后比喻某一事件传播很广,到处议论纷纷。贬义词,用成了褒义。)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