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七)
2017-02-02 04:12:01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的“之”的用法和意义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捕蛇者说》(不译)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C.顷之,执一象笏至。《项脊轩志》(音节助词形容词、副词尾不译)
D.月出于东山之上。《赤壁赋》(调整音节无义)



2、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日前,淄博某公司主持起草制定的山东省地方标准《陶瓷中空太阳能集热板》通过了省质监局组织的专家__________。
(2)世界卫生组织承担了“妇幼营养和食品安全联合项目”,该项目的实施证明了采取________措施,可以有效改善儿童早期的营养状况。
(3)通过维护公正、加强________,不断完善社会安全网,努力消除各种差距,使社会各界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
A.审定干涉法制
B.审定干预法治
C.审订干预法制
D.审订干涉法治



3、单选题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A.晁错才学出众,为人严峻刚直,因而受到文、景两代皇帝的器重,许多法令都按照他的;意见更改修定,他也因此遭到同僚的妒忌。
B.晁错在文帝时就进言主张削弱诸侯,还就更定法令等事数十次上书,文帝虽然没有完全采纳他的意见,但很赏识他的才子。
C.晁错得到景帝信任,终于达到削弱诸侯的目的,不料却导致了吴楚七国之乱,维护了朝廷的利益却使自己遭到杀身之祸。
D.汉景帝听信爰盎的话错杀了晁错,其危害是不但替诸侯报了仇,还从此堵住了忠臣直言进谏的路,可惜醒悟得太晚了。



4、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失其所,不知(结交,亲附)
B.杀人,人不敢与视(逆)
C.轲既取图奉之,图,图穷而匕首见(发现)
D.秦王复击轲,八创(受)



5、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在一个________的年代,一切浮华的附和终将如水流般逝去。莫言的获奖,很难改变今天中国文学创作整体________、思想穿透力不足、精神品格不高的现实,也改变不了当下严肃文学被边缘化的________,缓解不了我们的文化焦虑,文学终将是落寞的事业。相反,对于其获奖意义的过度________,只会遮蔽我们浅薄粗俗的文化现实。
A.喧笑  乱七八糟  态势  阐述
B.喧闹  良莠不齐  形势  阐发
C.喧嚣  参差不齐  趋势  阐释
D.喧杂  鱼目混珠  情势  阐明



Tags:高考 语文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名句名篇默..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