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薇山亭赋韵
江?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注:江总,南朝陈诗人。陈亡,入长安,仕于隋,后辞官南归,此诗写于南归途中。)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注:岑参,唐边塞诗人。安史之乱中,长安沦陷,故有此诗。)
两首诗都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丰富了诗歌内容,拓展了诗歌意境,江诗实写的是诗人随南云、北雁归乡,虚写的是故乡今日篱下菊花;岑诗实写的是诗人欲登高,无人送酒,虚写的是故乡菊。
两首诗在思想感情上同中有异,“异”在哪里?依据是什么?请作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
答案:江诗:从“篱下菊”的用典可知,诗人在表达对故乡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回答后面题目。(11分)
章台夜思
韦庄
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
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家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小题1:“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赏析其作用。(6分)
小题2:诗题为“章台夜思”,有人认为这首诗全篇未见一个“思”字,却“秋思”不断,令人回味,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阐述。(5分)
参考答案:
小题1: “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运用了拟人的修辞
本题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首联借清瑟以写怀。泠泠二十五弦,每一发声,恰似凄风苦雨,绕弦杂沓而来。长夜漫漫,枯坐一室的诗人谛听着这样凄神寒骨的音乐,怎不倍感哀怨呢?这两句托伤情于瑟曲,此为隐;且诗人又用“怨”“哀”二字加以强调、凸显,使之为全篇定调。
小题2:
试题分析:秋夜一片凄凉,诗人在孤灯下想念着老朋友,满腹愁肠,家书无法寄到,更加重了忧伤的情绪。全诗一气呵成,感情真挚,幽怨清晰,感人至深。这首诗是怀人思乡之作。诗以“夜思”为题,开篇却不写思,而写秋夜所闻所见,写尽寄居他乡的孤独、悲凉。诗的后半,写“思”的内容:芳草已暮,韶华已逝,故人不来,乡思难寄。最后点出时当秋节,更令人愁思不断。诗中表达了一种无可奈何的恨,读来不胜悲凉凄楚,叫人肠断。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 严郑公宅同咏竹
唐·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注]严郑公,即严武,受封郑国公。箨(tuò),笋壳。帙,包书的布套。
(1)本诗前三联描写出竹子怎样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赏析“色侵书帙晚”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谈谈对最后一联寓意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形象:嫩竹新出,竹影阴凉;雨洗竹净,风送竹香。(意对即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选出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我们一般所说的“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
B.《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共三百七十多句,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
C.《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D.朱自清,现代散文家、诗人。他的优秀散文有《春》、《荷塘月色》、《背影》等。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对《相信未来》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写于1968年。从诗中不难看出,在那个史无前例的狂热年代,食指和当时许多年轻人一样陷入了迷惘和失望,但年轻、热情、执著,又让诗人挣扎着摆脱现实的羁绊,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B.诗中的“我”是一个虚构的形象,不是作者自己。
C.这首诗句式基本整齐,隔行押韵,不少句子开头用字相同,使韵律和谐,有一种固有的音乐美。
D.这首诗以其深刻的思想、优美的意境、朗朗上口的语言让人们懂得了在逆境中怎样好好生活,怎样自我鼓励,怎样矢志不渝地恪守自己对明天的承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诗中的“我”是抒情主体——作者本人。《相信未来》是诗人食指在1968年,在他20岁时候写的,特点非常鲜明。思路清晰,前三节着眼于我是怎样相信未来的,随后的三节回答的是为什么会相信未来。诗歌的主旨明确,不管遇到多么大的困难,都要相信未来。意项丰富,形象生动,诗趣盎然。 诗歌善于借助新颖的比喻、贴切的拟人、整齐的反复表情达意,使得诗歌充满了张力和活力。全诗共分七节,每节四句,每句字数相差无几,匀称的结构很便于诵读。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