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六)
2017-02-02 04:16:1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题文】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1)农贸市场到处是   的叫卖声。
(2)在海外    了大半生的华侨,盼望落叶归根。
(3)他这样干事,   了客观规律,必定出错。
(4)他对谁都那样   ,不好接近。   ’
A.喧闹 劳碌 违犯 傲慢    8.喧哗.忙碌 违反 高傲
C.喧哗 劳碌 违反 傲慢    D。喧闹 忙碌 违犯 高傲


参考答案:【答案】
C


本题解析:【解析】
(喧闹:喧哗、热闹;喧哗:声音大而杂乱;忙碌:紧张无空闲,忙着做各种事;劳碌:辛苦,忙碌;违反:不遵守或不符合(法规、规程等);违纪:违背、触纪;傲慢:看不起别人,无礼貌;高傲:自以为了不起)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补出下列文中空缺的部分。
1、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______________,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________。(《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2、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__________,____;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______;数月之后,______;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3、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_____________。(《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4、___,______,______;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______________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5、故不积跬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参考答案:
1.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王之蔽甚矣。
2.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在怀古诗中,诗人或抒发历史变迁的沧桑感,或借古伤己,或借古讽今。如刘禹锡的《石头城》中“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杜甫的《蜀相》中“无边落木萧萧下,?????????????”;辛弃疾的“舞榭歌台,???????????????????”;杜牧的“一骑红尘妃子笑,??????????????”。


参考答案:不尽长江滚滚来?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无人知是荔枝来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4、语言运用题  【题文】在下文横线上,根据提供的开头,仿照提供的句子,续写句子。
画家画花,独绘一枝,意在留些天地,让欣赏者自去遐想;
音乐家演奏,抑扬顿挫,有时"无声胜有声",任听众自去体味。
诗人作诗,                                       
教师讲课,                                       


参考答案:【答案】诗人作诗,讲究含蓄,言有尽而意无穷,让读者自去欣赏;


本题解析:【解析】在给定的例句中,“画家画花”“留些天地”“音乐家演奏” “无声胜有声”,都体现了画画及演奏中的“空白艺术”,这也是例句的主旨,所以下文中“诗人作诗” “教师讲课”也应遵循这个主旨,即应体现“作诗”讲课"中的空白艺术,而误例中忽略了这一点,所以是不合要求的。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题文】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7分)
上世纪八九十 91EXAM.org年代,高考标语多是:“梅花香自苦寒来”之类,传统而含蓄。
2000年前后的标语多是:“努力拼搏”、“高考必胜”、“永不言败”等。
如今的高考标语又有了新的内容:“吾日三省吾身,高否?富否?帅否?否,滚去学习”、“没有高考,你拼得过富二代吗?”
【小题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2分)
【小题2】对上述现象你有何看法?请简述。(要求: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20字左右)(5分)


参考答案:【答案】
【小题1】高考励志标语日趋直白、现实。(指出


本题解析:【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做这类题目,首先要把三段文字都读完,再比较概括,切忌以偏概全。三段文字明显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不同时间段的高考标语也是不同的,把握住变化的趋势,即可概括出来。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小题2】
试题分析:做此类题目要在文本内容的基础上阐述自己的观点,可以联系文本所给材料,再联系社会实际分析,能够言之成理。
考点: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F。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复习资料《名句名篇默写..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