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四)
2017-02-02 04:18:5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按要求完成下面题目。
小题1:请在下列关联词语中,选取最恰当的3个,分别填入句子的空格中。(3分)
不仅???不是???而且???而是???因为???但是
苏轼一生并未退隐,也从未真正“归田”,但他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那种人生空漠之感,却比前人任何口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归田”、“遁世”要更深刻更沉重。???___,苏轼诗文中所表达出来的这种“退隐”心绪,已不只是对政治的退避,而是一种对社会的退避;它???___对政治杀戮的恐惧哀伤, ??????对整个人生、世上的纷纷扰扰究竟有何目的和意义这个根本问题的怀疑、厌倦和企求解脱与舍弃。
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
小题2:《必修二》中的一些文化景点或文学意象,常常会引发我们的情思。请从下列词语中选择一个作开头,仿照例句写两句话。要求:①体现景点或意象特征;②句式一致;③运用拟人和反问的修辞手法。
词语:小石头山?????快哉亭????超然台???滕王阁????赤壁?
例句:蜀道。你的天梯石栈,你的畏途巉岩,你的峥嵘崔嵬,不正好激发起我的凌云的壮志吗?


参考答案:
小题1:①因为②不是③而是
小题2:示例:①


本题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1)可结合着文段内容及上下句等具体语境来分析,从苏轼诗文表达的情绪与上文构成因果关系,故(1)处应为“因为”;从②③两句内容来看,强调的是第三句,故应为选择关系的“不是…而是”。
小题2:
试题分析:由例句可看出,在内容上,要写出景点的特征,联想到的人的情感;在句式上,可采用“你的…你的…你的…不正好…吗?”的模式。注意拟人和反问的修辞手法的运用。


本题难度:一般



2、语言运用题  【题文】请展开合理的想象,写一段文字,其中必须包含“玉树”、“团结”、“祈福”3个词语,要求:①主题明确,语言连贯②运用比喻、拟人、对偶、排比中的两种修辞,③不超过70字。(6分)
< border="1" cellpadding="0" cellspacing="0">

 
 
 
 
 
 
 
 
 
 
 
 
 
 
 
 
 
 
 
 
 
 
 

 
 
 
 
 
 
 
 
 
 
 
 
 
 
 
 
 
 
 
 
 
 
 

 
 
 
 
 
 
 
 
 
 
 
 
 
 
 
 
 
 
 
 
 
 
 


参考答案:【答案】参考答案:玉树地震的消息如一声惊雷传遍神州大地,各民


本题解析:【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美国国务卿希拉里20日抵京,开始为期三天的访华行程,中美双方希望通过此次访问增进互信、扩大合作、加强对话,推动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
B.贸易保护主义不同于正当的贸易保护措施,有的国家一味采用利己损人的贸易保护措施,将使金融危机下本已十分严峻的经济形势进一步恶化。
C.“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已于10月26日正式启动,从10月26日起全国中小学生每天要求长跑,其表现将记入中小学生成长记录。
D.张艺谋和他的团队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令人惊艳的出色表现,登上了“2008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领奖台。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A.语序不当。应先“加强对话”,然后再“增进互信、扩大合作”; C.主客颠倒。应该是“从10月26日起要求全国中小学生长跑”。D.缺少介词。在“令人惊艳”前面加上“以”。
点评:修改病句,是辨析病句的最终目的。病句修改题考点要求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辨析并判断句子的正误。2.从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等方面有侧重地修改病句。3.用符号修改有语病的句子。4.在语段中找出病句进行修改。修改病句以通顺、正确为原则,不作修饰,不改变原意。把握句子结构,了解常见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是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A.埋怨(mái)剽掠(piāo)万乘(chéng)茕茕孑立(qióng)
B.踯躅(zhú)捧袂(jué)国殇(shāng)鼎铛玉石(chēng)
C.蕴藉(jiè)怆然(chuàng)窥视(kuī)叼陪鲤对(tāo)
D.霰雪(xiàn)玉簟(diàn)戏谑(nüè)命途多舛(chuǎn)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埋怨(mái)——(mán)万乘(chéng)——shēng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张炜的《你在高原》故事框架宏大,情节铺展既纷繁复杂又遥相呼应,语言融华美与朴拙为一体,提供了汉语写作走向浩大、诗性的无限可能性。
B.今年恰逢党的九十华诞以及辛亥革命百年之庆,由此呈现出的一种独特的文化语境,再度激发了红色电影创作的灵感和优秀作品的大量涌现。
C.据说,由于电价形成机制不合理,导致火电企业持续大面积亏损,企业生产积极性受到抑制,以致全国很多地方出现了“电荒”。
D.人大会议上,许多有识之士认为,安全、诚信以及防止传统文化不受污染等问题,目前已经成为制约互联网行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B项,搭配不当,“激发”与“优秀作品的大量涌现”不搭配;C.主语残缺,删去“由于”;D.“防止……不”,多重否定不当。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名句名篇默..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