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提分技巧《语言文字运用》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七)
2017-02-02 04:23:0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学校成立若干学生社团,请你从下列选项中选出两副内容适合的对联,分别送给戏剧社、文学社,以示祝贺。只填序号。(4分)
①藏古今学术;聚天地精华。??????????
②常向秋山寻妙句;双驱春色入毫端。
③天涯雁寄回文锦;水国鱼传尺素书。
④现出庐山真面目;留住秋水旧丰神。
⑤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装谁像谁,谁装谁,谁就像谁。
戏剧社:________?????????????文学社:________



2、语言运用题  仿照下面的句子,以“自己”为写作对象,仿用原句的修辞手法,再写两组句子,与原句构成排比。
??????? 自己善良才能感知世界的美好,阴谋家的世界则只是永远跳不出来的暗算的陷阱;
答:?????????????????????????????????????????????????????????????????????????????????????????????????????????????



3、单选题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毛泽东常用旧体诗的形式来反映现代生活和思想感情,这类诗歌仍属于古典诗歌。如《沁园春·长沙》、《沁园春·雪》。
B.《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它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
C.《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全书起自周穆王,终于鲁悼公,以记叙西周末年至春秋时期各国贵族言论为主,因其内容可与《左传》相参证,所以有《春秋外传》之称。
D.司马迁是我国西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130篇。



4、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味道是最说不清楚的。味道不能写只能闻,要你设身处地去闻才能明了。
B.重阳节一过,天气就突然变凉了,上个星期天来不及回家的同学衣衫单薄,一个个噤若寒蝉。
C.谁能阻挠到来的生命冲动呢?它从陌生的地方来,降临在我们身上,使我们乘上了从天国吹来的清新柔风,就如向死而生的鸟儿一样。
D.王教授对网络语言不仅不赞一词,反而苛评有加,他认为这不仅无助于学生语言素养的提高,而且对汉语的规范发展也极为不利。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成都市构建了以低保为核心,以帮困助学等为配套,以其他专项救助为补充的城乡一体化社会救助,保障了低保对象、特殊困难群众的基本需要。
B.只有搞好干部队伍建设才能贯彻落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常抓不懈。
C.陈水扁分裂祖国的阴谋,子孙后代不答应,海峡两岸的人民更不会答应。
D.昨日,各工商部门已将各自辖区内的商场和水产市场进行了集中检查,并查处了那些仍在销售多宝鱼的商家。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正确使用词..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