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题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瑞典文学院2012年10月11日19时宣布,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莫言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诺奖评委会认为“从历史和社会的视角,莫言用现实和梦幻的融合在作品中创造了一个令人联想的感观世界。”
假如能为中国历代的文学家们投票,谁最有希望得诺贝尔文学奖?对此,102名中国作家给出了他们的答案。呼声最高的是李白、曹雪芹、杜甫、苏轼、屈原和鲁迅,其中,李白和曹雪芹分别得了16票排并列第一,鲁迅得了6票位居第六。
请你从这六位作家中任选一位,至少填出他的一篇代表作(要求为高中语文必修或选修教材中学过的),并为他们写出虚拟的获奖理由,不超过50字。
作家: 代表作:《 》 《 》
颁奖词:
参考答案:【答案】示例:鲁迅:《记念刘和珍君》《祝福》《拿来主义》
本题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作家和作品一定要对应,不能张冠李戴。同时作品必须为高中语文必修或选修教材中学过的。获奖理由要符合本人的身份,语言尽可能优美。
考点:语言表达准确、生动。
点评:本题将文学常识和语言表达融合在了同一道题里面,要求学生不仅要记住作家作品,同时还要熟悉作家的生平经历,把这些写入获奖理由中,写出真正打动读者的地方,写出作品的价值。语言可仿照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语言要有文采。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2月21日下午2点10分左右,“嫦娥”一号和月球完全被地球阴影遮挡,????????????,并已交给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3家媒体播放。
①度过月全食后,“嫦娥”一号上搭载的探测仪器陆续打开。
②原预计卫星经历月全食时,卫星会消耗六成的电量。
③据卫星总设计师和总指挥叶培建介绍。
④卫星开始经受月全食考验,机上部分仪器关闭。
⑤但实际只消耗了四成。
⑥另据消息透露,“嫦娥”一号搭载的30首曲目已从月球成功传回。
A.①④③②⑤⑥
B.④①③②⑤⑥
C.③②⑤⑥④①
D.④①⑥③②⑤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④①是在叙述“嫦娥”经受月全食考验,③②⑤⑥是在说有关专家的相关介绍,所以,④①应在③②⑤⑥的前面。在④①中,由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开始”“后”可知,④应排在①的前面。在③②⑤⑥中,由“另据”可知,⑥应排在③②⑤的后面,在③②⑤中,由“但”可知,⑤应在③②的后面,再根据事理顺序得知③在②的前面。
本题难度:简单
3、语言运用题 仿照下面的形式,再写三个句子,要求选择另外的形象,富有哲理。
???????? 星星——自己身居越高,在人们的眼里就变得越小。
?????????树叶——得势时趾高气扬,失意时威风扫地。
?????????钟摆——不停地左右摆动,根源是内心,总是不平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示例:①粉笔--身体缩短了,生命的轨迹却延长了。②橡皮擦--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语言运用题 【题文】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修辞、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冬日里,阳光总显得那么可爱。它温情柔媚,不热烈不浮躁,轻轻地抚慰着每颗寒冷的心。
(1)_____
(2)_____
参考答案:【答案】
(1)旅途中,友情总显得那么珍贵。它淳朴真挚
本题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根据语句的内容和意境来把握,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来组织答案,要仿照前面的语句的句式和修辞来写。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下面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国将于5月12日到6月10日,由本土向太平洋南纬7度零分、东经170度为中心、半径为70海里圆形海域范围的公海上,发射运载火箭。
B.徐老师对同学们的关怀和照顾,真是无所不至。
C.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顶峰。
D.建立中国新一代天气雷达监测网,能够明显提高对热带气旋或台风登陆位置及强度预报的准确性,尤其对中小强度的灾害性天气能进行有效监测。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析:
A、“无所不至”改为“无微不至”B、“不管”改为“尽管”
C、“由本土向”的后面加“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