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六)
2017-02-02 04:41:31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他对这一切不以为然,把他们当做蛛丝一样轻轻抺去,只是在万分必要时才给予答复。
B小明前几天很烦恼,上课听讲不专心,老师及时发现问题并和他谈心,烦恼已经涣然冰释了。
C他谦虚地说:"我既不擅长唱歌,也不喜欢运动;除了画画,就别无长物了。
D宋朝名画家李公麟在他的《放牧图》中,将无数匹马的重复为主题,以寥寥几笔线条表示原野上低伏缓和的山坡和几棵孤单的树为背景,形成背景与主题简繁的强烈对比,这正是画家惨淡经营的匠心所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项根据语境应为“不以为意”B项涣然冰释:形容嫌隙,疑虑,误会等消除。修饰对象不当。C别无长物,形容人贫困。D惨淡经营:惨淡,形容苦费心力。经营,谋划安排。形容极端艰苦的从事诗文创作或苦心规划或开拓某项事业。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题文】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1)据悉,北京电影学院在国内首次招收数字电影人才,仅招6人。这是电影学院2月7日对外       的。
(2)国际互联网传递着世界的最新信息,它       了各国文化,使愈来愈多的人相互了解。
(3)国外有一种说法:“人的一生中只有两件事逃不过去,即纳税和死亡。”       纳税是和生活消费密切相关的。

A.宣传沟通因为
B.宣传勾通因此

C.宣布沟通 因为
D.宣布勾通因此


参考答案:【答案】C


本题解析:【解析】 (“宣布”指公开正式告诉(大家);“宣传”指对群众说明讲解,使群众相信并跟着行动,两词范围(使用对象)不同,故选“宣布”。“勾通”的意思是“暗中串通,勾结”;“沟通”的意思是“使两方能通连”,前者是贬义词,后者是中性词,该句是客观地叙述情况,不含贬义,故选“沟通”。后句是对前面的句子进行解释的,故选“因为”。)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堆(zhā)犯(gàn)戒(jǐng)接不暇(yìng)
B.射(yìng)气(fēn)泻(tù) 行霸道(héng)
C.奉(gōng)弱(léi)虎须(luō)风一时(mǐ)
D.谢(dá)乱(wěn)下(zaǐ)典忘祖(shǔ)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A干犯应为“gān”,C供奉应为“gòng,D下载应为“zài”。本题着重考查了多音字、形声字的读音,扎、干、应、吐、横、供、捋、靡、数是多音字,儆、映、氛、羸、答、紊芜是易误读形声字。备考要特别关注多音字与易误读形声字。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由于主讲的作品是流传广、影响大的名作,加上主讲者声情并茂、旁征博引的个人魅力,《百家讲坛》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好评如潮,并捧红了于丹等一大批学者。
B.欧债危机从2011年10月份开始恶化,某些主权债务的可持续性和金融系统的弹性存在不确定性,加上经济增长前景颓靡,这些因素对金融市场造成严重干扰。
C.有关专家分析,中国密集地与危机当事方加强沟通,不仅为危机的转圜注入了正面的因素,也有力回击了“中国无所作为,只会搅局”。
D.广州争取在今年年底前建立市住房保障管理委员会,加快建立市住房保障工作的公共决策体系,以更广泛地听取广大市民的意见和经验。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辨析语病的能力。 A.句式杂糅。“受到……好评”或“好评如潮”两种不同的句式同时用了,导致句式杂糅,应将“如潮”去掉。? C.成分残缺。应在句末加上宾语中心语“的(无端)指责”或“的说法”。 D.搭配不当,“听取”不能和“经验”搭配。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各项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A.干戈颦蹙偏僻弃甲曳兵
B.敕造悚然坎坷囊括四海
C.敛容恬然河豚小学大遗
D.伺候狡黠荸荠契而不舍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可以先排除固定词语、常用词语,然后,结合着词语意思来辨别词语搭配是否正确。D“契而不舍”应为“锲而不舍”。所以选D。


本题难度:简单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