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蛹看着美丽的蝴蝶在花丛中飞舞,非常羡慕,就问:“我能不能像你一样在阳光下自由地飞翔?”蝴蝶告诉它:“第一,你必须渴望飞翔;第二,你必须有脱离你那非常安全、温暖的巢穴的勇气。”蛹就问蝶:“这是不是就意味着死亡?”蝶告诉它:“从蛹的生命意义上说,你已经死亡了;从蝴蝶的生命意义上说,你又获得了新生。”
要求:根据上述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选准角度,明确立意,写一篇议论文或记叙文,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700字以上。
参考答案:
蜕变——痛苦的选择!
黑暗中选择黎明的人,黎明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这是一则寓言类材料作文,理解寓意是准确审题立意的关健。蝶的回答体现了寓意,我们的着眼点可以放在蝴蝶的回答上。必须渴望飞翔",才能真正飞翔一一志存高远,才能达到生命的至高境界。"必须有脱离你那非常安全、非常温暖的巢穴的勇气"一一具有放弃现有的安逸舒适生括的勇气,历经磨难,才能达到生命的至高境界。从蛹的意义上说,你已经死亡了;从蝴蝶的生命意义上说,你又获得了新生一一一获得全新的生命体验,得到生命的飞升,就必须付出代价。勇于打破原来赖以生存的模式、制度、习惯,才能获得新生,实现质的飞跃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
在一个庄严的厅堂里,司命之神端坐堂上,向品质优秀将被允许复生的灵魂展示了以下15项内容:(1)豪宅;(2)巨富;(3)一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用卡;(4)美貌贤惠的妻子,英俊博学的丈夫;(5)一门精湛的技艺;(6)一个小岛;(7)一所宏大的图书馆;(8)和你的情人浪迹天涯;(9)一个勤劳忠诚的仆人;(10)三五个知心朋友;(11)一份价值50万美元并每年可获得25%纯利收入的股票;(12)名垂青史;(13)一张免费旅游世界的机票;(14)和家人共度周末;(15)直言不讳的勇敢,百折不挠的真诚。当司命之神告诉这些灵魂,谁都可以在这些美好的事物和优良的品质中选择其中的一项永伴自己一生时,厅堂内一片寂静……
假如你也有权利拥有这些美好的事物、优良的品质当中的一项,你看中的是什么?请你以自己看中的美好事物,优良品质为话题,自拟标题,自选角度,或虚构故事,或抒写内心感受,或发表自己的看法,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与话题相关即符合题意。②文体自拟。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无
本题解析:
在节奏纷繁的现代社会,我们整天忙得视丹成绿,没有时间省察自我,这次作文给我们提供一次返璞归真的机会。在弥漫着世俗气息的社会生活中,从一个中学生的视角,重新剖析自己的价值和生存质量,内心总会有激烈的碰撞和痛苦的反思。人生的重大决定,是由心规划的,像预先计算好的轨道,等待你的星座去运行。如果你期待改变看书的命运,请首先改变心的轨迹。写作时要注意两点:一是有独特的创造性的发现,就是用自己的眼光去看这些美好的事物和优良品质,激起自己的情感激动,得到深刻的感悟、真切的体验、创造性的见解等。二是独特的创造性的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请以“倾听”为题,写一篇内容具体的记叙文。
要求:1.不少于700字;2.不得套作
参考答案:
倾听
每个人都这样认为:世间万物,除了人之外其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立意方向:
(1)倾听天籁之音,可尽情享受大自然的宁静;
(2)倾听长辈忠告,可使自己变得更加成熟;
(3)倾听逆耳之言,可利己之行;
(4)爱倾听的人,才会有心灵的朋友;会倾听的人,才会悟到生活的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不知何时起,“弱势群体”开始频见于报端和网络。目前人们提得最多的弱势群体有:贫困农民、城镇下岗工人、进入城市的农民工(简称民工)、私企小煤窑矿工、童工、无助的妇女、遭歧视妁残疾人、贫困学生,等等。弱势者最需要帮助,—位学者说得好:“帮助弱势群体,要有具体可操作的措施,要全社会形成一个良好妁关爱互助环境。首先,要形成共同关爱改革中弱势群体的环境。”同学们,也许你的家庭已属于弱势群体,也许你的亲戚朋友已列入弱势群体,当然,也许你还没有感受到身处弱势的切肤之痛,但当你耳边响起韦唯的歌声——“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人间”时,你心灵深处一定会掀起千道“博爱’弱势者的感情波澜,涌起—股同情不幸者的悲悯情怀。现在请你以“面对弱势群体”或“关注弱势群体”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题目自拟。②体裁不限。③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无
本题解析:
“面对”也好,“关注”也罢,都必须处理好写作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对于客体,应该有较为充分的了解。比方说,弱势群体的经济地位和生活境况,他们的感情态度和心理压力,他们的要求和呼声,特别要注意收集有关的典型事例,挖掘弱势群体产生的历史根源、现实环境和个人因素。写作主体自身要调整好感情和理智的关系,一方面必须怀有一颗悲悯善良之心,敢于抒写真情真感;另一方面对复杂纷纭的社会现象也应当进行具体的、符合理性的分析,不可轻下断语,无限上纲。至于材料的选择,既可以是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身边事例,也可以是见诸各种媒体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材料: ⑴初二学生家长鲍先生说:“中小学课本中能不能少些无用的知识”。
⑵荷蓧丈人责问子路说:“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⑶美国佛罗里达州一位民选学区委员说:“数学是造成中学生辍学的首要罪魁,其实那些题目测试的知识,在工作中都是用不到的”。
⑷庄子说:“树无用,不求有为而免遭斤斧;废疾之人,役赋不及,故能终其天年……”
读完上述材料,你一定有不少感触,请选好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