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提分技巧《名句名篇默写》在线测试(2017年最新版)(二)
2017-02-07 18:00:34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其他题  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声声慢》)
(2)元嘉草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参考答案:(1)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2)封狼居胥,赢得仓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列语句是文中对几个人物的眼睛的描写,与人名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 (1)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嗔视而有情。
(2)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
(3)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
(4)两弯似蹙非蹙冒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A.贾宝玉 王熙凤 贾惜春 林黛玉
B.林黛玉 王熙凤 贾探春 贾宝玉
C.王熙凤 林黛玉 贾宝玉 贾惜春
D.贾宝玉 王熙凤 贾探春 林黛玉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阅读题  【题文】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后面题目。(5分)
弟子, 入则孝, 出则悌, 谨而信, 泛爱众, 而亲仁。 行有余力, 则以学文。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小题1】“谨而信”的“谨”字, 从“言”,杨伯峻注云: “‘寡言’叫做谨。” 请结合杨伯峻的注释,说说以上内容表现了孔子如何看待“言”与“仁”的关系?(2分)
                                                                                           
【小题2】你是否赞同孔子对“雍”的辩解?请说明理由。(3分)
                                                                                           


参考答案:【答案】
【小题1】.孔子认为,“谨言”是“仁”的必修


本题解析:【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根据孔子表述“谨而信, 泛爱众, 而亲仁”,先强调了“谨”然后才是“亲仁”可知谨言才能仁;根据“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的“憎”的意思,可知认为言多有害。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小题2】
试题分析: 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态度,就句段内涵来说,只能选赞同。阐述到理由时一定要和现时相联系,注意经典文化在当今时代的意义。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题文】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红楼梦》中,黛玉见风吹残红飘落满地,不禁勾起身世飘零的孤独伤感,遂惜花而葬。这反映了黛玉因对宝玉一往情深而不为宝玉理解的苦恼。
B.《头发的故事》中的N先生在纪念双十节时大发感慨:“他们忘却了纪念,纪念也忘却了他们!”这表达了鲁迅先生对辛亥革命的深刻反思。
C.《欧也妮·葛朗台》中,葛朗台家庭内的专制、家庭外银行家和公证人之间的明争暗斗、欧也妮的倾心相爱和查理背信弃义,三条线索相互交织。
D.《家》中的觉民面对家族的婚姻安排,在反对无效后逃婚,最后迫使高老太爷在临死前作出让步。这说明他讲究反抗策略,更重视行动后的效果。
E.《老人与海》中老人看到星鲨时,像“一个人感到钉子穿过他的双手钉进木头里而不由自主发出的喊叫声”,极富象征意味,暗示其具有基督精神。


参考答案:【答案】A  E


本题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A.黛玉葬花并非因对宝玉一往情深;E.暗示基督精神的死亡,表达了对现实的悲观情绪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简答题。
《三国演义》“官渡之战”中“许攸投奔曹操”这一情节,表现了曹操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方面,曹操礼贤下士,不计前嫌,虚心求教;另一方面,曹操步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名句名篇默写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答题技巧《常见题型》考..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