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常见题型》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八)
2017-02-07 18:00:54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写作题  上中学后遇到的一件事


参考答案:无


本题解析:
此题的主要限制是阶段性时间“上中学后”,即作者命笔的时刻往前推至“上中学”时这一段时期。按题面理解,不管是写校园之事,还是写社会之事,只要发生在“上中学后”就可以了。但是,题目既然强调“中学”,那么应在作文中写跟中学生活有关的事。题目限定“一件”,但未限制事情的大小,因而选择的事件可大可小。由此看来,此题的选材范围比较广,不管是同学之间、老师之间,还是师生之间,不管是学习方面、活动方面,还是生活方面,只要是“我”遇到的事情,都属可写之列。
思路之一:英语老师上课只讲他认为的难点,同学们很有意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新闻报道,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据《法制日报》9月12日报道,9月9日,11岁“神童”许恒瑞来到中国人民大学本科生的报到现场,他是通过自主招生以高考成绩为526分进入该校法学院就读的。他毕业于云南弥勒县第一中学,他一直是“拼命地学拼命地玩”,连连跳级。
此事传开后,一些法学专家提出质疑。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院长郭峰发微博称,法学是调整人与人关系的社会之学,就读者应当心智发育基本成熟。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何兵告诉记者,学法学需要一定社会阅历,仅仅依靠纯理论学习是不够的。即使他继续深造,20岁左右走向社会,仍然太年轻。11岁读法学是害了这个孩子,甚至是“揠苗助长”。
读了这则报道,你会马上联想到“成才”或“成长”吧,那么最有感触的是什么?请从所报道的新闻事实生发立意,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表达自己关于“成才”或“成长”的感受和思考。角度自选,题目自拟。


参考答案:【提示】按2011年湖南高考作文评分标准评分,内容、表达、发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写作题  
饥饿的人追求温饱;贫穷的人追求富有;处于动乱中的人追求安定……人人都有自己的追求,这些追求往往折射出人生的思考,时代的特点。正是因为有了追求,人生才不断地攀升,社会才会不断的进步。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材料的信息有四:追求因身份、地位、处境而不同;追求本身是一个思考的过程;追求有时代性;追求能促使人和社会的进步。考生可以任选一个角度立意,也可以多角度综合。


本题难度:简单



4、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大约300年前,当英国诗人弥尔顿双目失明后,他发现了一条真理:“思想运用以及思想本身,能将地狱变为天堂,抑或将天堂变为地狱。”
拿破仑拥有了一般人拥有的一切—荣耀、权力、财富等等,然而他却说:“在我的一生中,从来没有过快乐的日子。”而海伦·凯勒是个又盲又聋又哑的残疾人,可她却说:“生活是多么美好啊!”
要求:请依据材料,联系生活,展开联想,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材料包括三个材料,三个材料内涵具有相同点,需要先逐条分析每则材料的内涵,然后找出几则材料的内涵,找出共同点,这个共同点就是材料的立意所在。
英国诗人弥尔顿发现是天堂还是地狱取决于运用思想与否,即一个人快乐与否取决于你的思想。拿破仑虽然拥有一切,但是却不快乐。海伦·凯勒是个残疾人,但是发现生活很美好。
从这三个材料中发现共同点:一个人快乐与否,完全取决于一个人的心态。因此可立意为:快乐与否取决于心态。
点评:写作本文不应急于拟题,而应该首先确定主题的方向。可以拟写诸如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一:古人重视“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齐家”是“治国”和“平天下”的根基。“齐”就是整肃,“齐家”就是整肃家风家规。古人所说的家风就是五常八德。五常,即仁、义、礼、智、信。八德,即忠、孝、仁、爱、信、义、和、平。
材料二:明代《朱子治家格言》:“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穷苦亲邻,须加温恤”、“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
材料三:曾国藩治家八字口诀:“书蔬鱼猪、早扫考宝”,即读书、种菜、养鱼、喂猪、早起、扫屋、祭祖、睦邻。
读完上述三则材料,你有什么感触?请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参考答案:
好的家风就是一所学校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主旋律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多材料的材料作文,写作时注意分析材料的共同点,然后围绕共同点进行立意,这组材料共同指向是家风,所以应该围绕家风进行立意。写作时可以对“家风”进行诠释,什么是“家风”,然后写为什么要树立家风,最后写如何继承家风等。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常见题型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提分技巧《名句名篇默写..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