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语言文字运用》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六)
2017-02-07 18:16:4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其他题  根据提示填空。(每空1分,共6分)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⑵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⑶她静默地远了,远了,?,走尽这雨巷。(戴望舒《雨巷》)
⑷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士皆垂泪涕泣。(《荆轲刺秦王》)
(5)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君亦无所害。


参考答案:⑴怅寥廓⑵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⑶她静默地远了⑷为变徵之声(5)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名著名句的能力。此题均选自必修一,平时学习一定要按照教材要求对指定背诵篇目逐一过关,虽然(2)小题不是背诵篇目,但作为名家名句,多掌握一些对文化知识积累大有裨益。本题易错难写字词:寥廓、淋漓、徵、行李、共。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三十余年的经历告诉我们,这场改革与我们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是休戚相关的。
B.这场戏真演得绘声绘色,赢得满场观众的喝彩。
C.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必须和剔除、针砭传统文化的糟粕同时进行,不能厚此薄彼。
D.文理科知识不仅应该互相补充,还应该互相渗透,实际上,自然与社会决不可能是泾渭分明的。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泾渭分明,比喻界限清楚,用在这里正确。(A.休戚相关,指彼此之间的忧喜、祸福都相互关联,形容彼此利害一致,一般用于人与人之间或人与集体之间,此处可用“息息相关”。B.绘声绘色,形容讲述、描述事物的情景非常生动、逼真,不能用于演戏,此处可用“惟妙惟肖”C.厚此薄彼,形容对彼此待遇不同,一般用于对人、单位或集体,不能用于事物,此处可用“顾此失彼”。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题文】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少读如果彻底,必能养成       的习惯,涵泳优游,以至于变化气质;多读而不求甚解,譬如驰骋十里洋场,虽奇珍满目,徒惹得        ,空手而归。世间许多人读书只为装点门面,如暴发户炫耀家私,以多为贵。这在治学方面是        ,在做人方面是趣味低劣。
A.深思熟虑心猿意马自欺欺人
B.深文周纳心花意乱弄巧成拙
C.深文周纳心猿意马弄巧成拙
D.深思熟虑心花意乱自欺欺人


参考答案:【答案】D


本题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成语主要有语意内涵不明、褒贬误用、对象错配、似是而非四种误用方式,成语只能分类记忆,没有什么捷径,如果不知道意思一切方法都失灵,所以要注意平时的积累。“深思熟虑”:反复深入地考虑。“深文周纳”指苛刻地或歪曲地引用法律条文,把无罪的人定成有罪。也指不根据事实,牵强附会地给人硬加罪名,此词肯定不合语境。“心猿意马” 形容心里东想西想,安静不下来,形容人的思绪不定,不合语境。“心花意乱” 一见钟情的意思。“自欺欺人” 欺骗自己,欺骗别人。“弄巧成拙”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
A.随着房地产业的不断升温,一直居高不下的商品房价格已经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沉重负担,人们要求平抑房价的呼声也一直不绝如缕
B.在去年全面取消农业税的基础上,今年国家又决定在较为贫困的中西部地区全面取消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老百姓对此评头品足,十分欢迎。
C.余秋雨在各个领域都能干得风生水起,随着上海徐家汇本月23日完成发行申购,作为徐家汇第十大股东,他身价暴增,已经成为“准亿万富翁”。
D.身处春秋鼎盛的时代,我们这些身强力壮的青年应该奋发有为,为国家多作贡献。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风生水起:比喻事情做的特别好,一定的时间里就发展的特别快,迅速壮大起来或是产生意料之外的效果。A“不绝如缕”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不能混同于“不绝于耳”,此处望文生义。B“评头品足”比喻在细节上过分挑剔;褒贬误。D春秋鼎盛:春秋指年龄,比喻正当壮年。不能修饰“时代”,对象误。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题文】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但是“发现”并非只有正面效应,有的也隐含着负面的因子。
②每一次“发现”,都给人类带来了诸多难以尽述的益处。
③于是,便有了永无休止的“发现”和“发现”后的兴奋与满足。
④人,是一种有着无穷欲望和好奇心的特殊“动物”。
⑤一次次的“发现”,人类对自然与社会的认识随之逐步深化。

A.④③⑤②①
B.④③⑤①②

C.④③②⑤①
D.④①③⑤②


参考答案:【答案】A


本题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④③⑤②①。④先总说,③的“于是”紧承“欲望”“好奇心”并引出“发现”,⑤发现
的作用,②紧承⑤说益处,①表理性转折。这一条说的是反面作用。不能放开头,只能放结尾。
只能放结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