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提分技巧《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考点特训(2017年冲刺版)(六)
2017-02-07 18:17:2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对下面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垂:悬挂
B.南冥者,天池也冥:通“溟”,海
C.《齐谐》者,志怪者也志:记载
D.而后乃今培风培:培养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析:培:凭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面语段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传统的剪纸,仅凭一把剪刀,顷刻便在一张薄纸上幻化出千姿百态的美丽图案,令人?????。而广东佛山的剪纸,自明清时期便如同佛山陶瓷一样,成为一门谋生的行当,为了?????市场的需要,渐渐形成与传统剪纸截然不同的艺术风格,使用的工具也?????单凭一把剪刀,而是加入了刻刀和凿子。这种创新使佛山剪纸在中国剪纸艺术中?????。
A.拍手称快顺应不仅标新立异
B.拍手称快迎合不再标新立异
C.叹为观止迎合不仅独树一帜
D.叹为观止顺应不再独树一帜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拍手称快”即拍着手喊痛快,多指仇恨得到消除;“叹为观止”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这里是赞美传统剪纸的技艺高超,应用“叹为观止”。“顺应”指顺从,适应;“迎合”指故意使自己的言语或举动适合别人的心意。从语段的感情色彩上看,用“顺应”更好。“不仅”指不止这一个(项),还有类似的,同“还”“而且”配合用,与后面的“而是”搭配不当,这里应用“不再”。“标新立异”指提出新奇主张,表示与一般不同;“独树一帜”指单独竖起一面旗帜,比喻自成一家。佛山剪纸风格独特,自成一派,应用“独树一帜”。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选出对加横线的词解释错误的项(单选题)
①有植土龛岩,亦此耳(种类)???????②举类迩而见义远(事例)
③中会殿阁,类兰若(类似,象)???????④义不杀少而众,不可谓知类(类推)
⑤法不能独立,类不能自行(同类)?????⑥近岁风俗尤多侈靡,走卒类士服,农夫蹑丝履(大都、大多)


参考答案:⑤


本题解析:条例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齐白石画册的一幅画上,一根枯枝横出,站立一只鸟,别无长物,但用笔的神妙,令人感到环绕这鸟的是一个无垠的空间,真是一片“神境”。
B.天气忽冷忽热,因感冒到医院就诊的人已经人满为患了。
C.赵本山的小品《卖拐》逗得观众捧腹大笑,在这笑声中人们心中的所有烦恼、忧愁都付诸东流了。
D.目前,以韩国现代集团为代表的一批韩资企业来盐投资,到去年年底,韩资在我市利用外资中比重占到半壁江山。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别无长物:没有多余的东西,多指贫穷。B.“人满为患”指人太多带来了麻烦,不能修饰“人”,也不能单纯表示“人多” 。C.付诸东流:把东西扔进东流的江水。比喻前功尽弃或希望落空。不能用于消除“烦恼、忧愁”。半壁江山,原指保存下来的或丧失掉的部分国土,这里形容占到一半以上,恰当。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划线的词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是(??)
A.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
B.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
C.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
D.遍国中无与立谈者。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以为,就是“认为”。B,小说,今指一种文学体裁;古义指谓偏颇琐屑的言论。C,文章,今义指现指篇幅不很长而独立成篇的文字;古义指错杂的色彩或花纹。D,国中,今义指国内;古义指王城之内。
点评:“古今异义”,就是指文言词语或短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中书写相同的词语之间的意思不同的现象。这种意义和用法的差异是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出现的,辨明这些词语的“古”“今”意思和用法,有助于增强我们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