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高频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四)
2017-02-07 18:18:4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针对巴以双方冲突不断升级的紧张局势,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发表谈话,???????
对方保持克制态度,尽早回到谈判桌上来,以推进中东地区的和平进程。
②这样做????????稳妥,但是太费事,太耗费时间,我就怕这个工程赶不过来。
③听到工厂改制的广播后,工人们???????不一,有的欢喜,有的惊愕……

A.督促固然反映
B.敦促固然反应

C.督促当然反应
D.敦促当然反映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敦促:表示诚恳地催促,适用于外交场合;督促:表示上级或长辈对下级或晚辈的监督催促。当然:应当这样或合于事理、情理;固然: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反映: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把情况或意见告诉上级或有关部门;反应:受到刺激而引起的相应活动,如“药物反应”,物质相互作用引起的变化,如“化学反应”,事情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为,如“反应如此之快”。)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对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是否相同,判断正确的一项是(??)(4分)
①???状近葫芦,外敷白色。????????
把持着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
②???收入锐减,入不敷出。??????????????
把持不住内心的无比激动。
③???中国的荣耀与耻辱,将由这个洞穴吞吐。
“五一”黄金周期间北京站旅客吞吐量大增。
④???略略交谈了几句,就知道了道士的品位。
关于晚会节目的艺术品位,不能一概而论。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④相同,②③不同。
D.②③相同,①④不同。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析:
①敷:上句是涂上,下句是足、够;②把持:上句是独占位置、权力等,下句是情感等的控制。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汉王赐良金百溢
B.楚枭将,与项王有郄
C.臣请藉前箸
D.陛下南乡称霸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 于是,就;却。? B 乘势;趁机? C 最终,终于 D到……去;主谓之间?)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选出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挥斥方遒(奔放)粪土当年万户侯(大军阀,大官僚)
B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一概,一律)跫音不响(脚步的声音)
C妖童媛女(艳丽)荡舟心许(默认)????????
D 质铺(当铺)治文学(研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挥斥:奔放妖:艳丽治:研究)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面两段文字中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①为了蝇头小利,一些人不惜头破血流,____几张“大团结”就可以“收购”某些人的廉耻心、自尊心____骨头和灵魂。
②一个人____不懂得正确意见只能是对于实际事物的客观的全面的反映,而坚持要按自己的主观的片面的想法去办事,那么,他____有善良的动机,也还是会犯或大或小的错误。
a乃至?甚至?如果?即使? b甚至?乃至?如果?即使
c甚至?乃至?即使?如果? d乃至?甚至?即使?如果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甚至:连接两项或两项以上的成分,放在最后表示突出这一项,有进一层的意思。乃至:用于两项以上的并列成分中的最后一项前,表示这一项更为突出。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甚至”表递进关系,“乃至”虽然有强调突出作用,但仍是并列关系。“如果”和“即使”都表假设关系,但“如果”表示结果随着假设的情况的变化而变化,“即使”表示的是不管什么情况而结果不变。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古代诗歌鉴..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